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UNDER-VOLTAGE TRIPPING DEVICE FOR CIRCUIT BREAKE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139384
Kind Code:
A1
Abstract:
An under-voltage tripping device for a circuit breaker is disclosed. The device comprises a failure device and a failure releasing device. The failure device is configured to enable the under-voltage tripping device to enter a failure state when the under-voltage tripping device is not in an under-voltage state and enable the under-voltage tripping device to be maintained in the failure state. The failure releasing device is configured to eliminate the change on the under-voltage tripping device by the failure device when the under-voltage tripping device is not in an under-voltage state after the failure device enables the under-voltage tripping device to enter the failure state, so that the under-voltage tripping device is separated from the failure state.

More Like This:
Inventors:
TIAN YUDONG (CN)
BAO LIHUA (CN)
WANG YIFE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73129
Publication Date:
September 18, 2014
Filing Date:
March 10,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EATON CORP (US)
TIAN YUDONG (CN)
BAO LIHUA (CN)
WANG YIFE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1H83/12; H01H71/24
Foreign References:
CN203456399U2014-02-26
CN101882539A2010-11-10
US4467299A1984-08-21
JP2000090807A2000-03-31
EP1772886A22007-04-11
Attorney, Agent or Firm:
PANAWELL & PARTNERS, LLC (CN)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欠压脱扣装置, 包括:

失效装置; 和

解除失效装置, 其中:

所述失效装置被设置成可使所述欠压脱扣装置进入失效状态; 和

所述解除失效装置被设置成当所述失效装置使所述欠压脱扣装置进入失效 状态之后, 所述欠压脱扣装置不欠压时, 可以除去所述失效装置对所述欠压 脱扣装置造成的变化。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欠压脱扣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根动铁 芯。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装置, 其中:

所述动铁芯被设置成可往复运动, 其运动轨迹定义一条在所述欠压脱扣装置 内并平行于所述欠压脱扣装置机体长度方向的线段, 所述线段包括从高到低 的第二点和第三点, 当所述欠压脱扣装置欠压时, 所述动铁芯被推向或被维 持在所述线段的第三点并使所述断路器分闸; 和

所述失效装置被设置成当所述欠压脱扣装置欠压时, 可使所述动铁芯从所述 线段的第三点移动到所述线段的第二点,从而使所述欠压脱扣装置进入失效 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解除失效装置被设置成当所述失效 装置把所述动铁芯从所述第三点移到所述第二点时, 可使所述失效装置复 位,使所述动铁芯处于当所述欠压脱扣装置欠压时得以被推向所述线段的第 三点并使所述断路器分闸以及得以因所述失效装置的作用而被从所述第三 点移动到所述第二点, 从而使所述欠压脱扣装置进入失效状态的状态。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装置, 其中:

所述欠压脱扣装置还包括框架、 欠压线圏控制器和欠压脱扣线圏, 所述框架 设置在所述欠压控制器和所述欠压脱扣线圏之间;

所述失效装置为水平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长形刚性结构, 具有第一端和第二 端, 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框架外, 可接受外力推动而使所述失效装置在所述 框架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水平往复移动, 当所述欠压脱扣装置不处 于失效状态时,所述失效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框架内 , 被设置成得以把所述外力的水平分力转换为使所述动铁芯从所述线段的第 三点移到所述线段的第二点的垂直向上分力, 当所述动铁芯处于所述线段的 第二点时, 所述失效装置在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解除失效装置被设置成使得所述失效装置停止产生所述垂直向上分力, 并使所述失效装置从所述第二位置回到所述第一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线段还包括高于所述第二点的第一 点, 当所述欠压脱扣装置不欠压时, 所述动铁芯被从所述线段的第三点移到 或被维持在所述线段的第一点, 从而使所述断路器合闸。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装置, 其中:

所述动铁芯在面对所述失效装置的第二端的近侧设有第一斜面;

所述失效装置的第一端被构造成适于接受按压推动, 所述失效装置的第二端 设有第二斜面, 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被设置成可以相对接触滑动, 当所述按钮接受外力推动时, 所述第二斜面推动所述第一斜面, 从而把所述 动铁芯从所述线段的第三点移到所述线段的第二点;

所述解除失效装置包括联锁装置和复位弹簧;

所述联锁装置包括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 所述第一扣板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 失效装置的第二端的所述第二斜面的上方, 所第二扣板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固 定在所述框架内侧, 当外力推动所述失效装置到达所述第二位置时, 所述第 一扣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扣板的第二端相互咬合,从而使所述失效装置维 持在所述第二位置; 和

所述复位弹簧被设置在所述失效装置上所述按钮和所述框架之间, 所述第一 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被设置成相互咬合后可因当所述动铁芯被维持在所述 线段的第二点后所述欠压脱扣装置又通电时, 所述动铁芯往所述线段的第一 点移动所产生的垂直相上分力而解除咬合, 所述失效装置被设置成当所述第 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解除咬合时 ,得因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从所述第二位 置回复到所述第一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扣板的第二端上表面有第一勾状凸起;

所述第二扣板的第二端下表面有第二勾状凸起; 和

所述第一勾状凸起和所述第二勾状凸起被构造成可解脱的相互咬合。

9.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解除失效装置还包括铁芯位置维持 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扣板的第二端上表面和所述框架内侧表面所定义的空 间中。

0.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装置, 其中所述失效装置的第一端有按扭。

Description:
用于断路器的欠压脱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 尤其是中、 低压断路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断 路器的欠压脱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配有欠压脱扣装置的断路器, 在配电系统一次、 二次回路出现欠压或 失压状态, 导致欠压脱扣线圏端子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的 35%以下时, 欠 压脱扣线圏应该让断路器可靠分闸。 参看图 1 , 欠压脱扣装置 100包括欠 压线圏控制器 102和欠压脱扣线圏 104。 欠压脱扣线圏 104的主要元件是 电磁铁、 弹簧和动铁芯 (均未示出)。 当欠压脱扣装置 100 带电正常工作 时, 欠压线圏控制器 102控制电磁铁对弹簧施力使弹簧压缩, 因此弹簧不 会对动铁芯施力从而使断路器保持合闸状态。 反之, 当欠压脱扣装置 100 失电时, 电磁铁失去磁力, 被压缩的弹簧在伸展过程中驱动动铁芯对断路 器的分闸扣板施力, 使断路器分闸。 由此可见, 一旦安装了欠压脱扣装置 100, 断路器在断电调试或用户停电年检时, 就无法正常合分断路器, 除 非将欠压脱扣装置 100拆除才能进行正常的手动合、 分操作。 因为失电状 态下, 欠压线脱扣圏 104的动铁芯一直压住断路器机构的分闸扣板, 导致 断路器一直处于分闸状态而不能正常操作。 由于既有的欠压脱扣装置有以 上缺点, 工业上需求一种能不必拆除但能临时失效并且 解除失效的欠压脱 扣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欠压脱扣装置, 包括: 失效装置; 和解除失效装置, 其中: 所述失效装置被设置成可使所述欠压脱 扣装置进入失效状态; 和所述解除失效装置被设置成当所述失效装置 使所述 欠压脱扣装置进入失效状态之后, 所述欠压脱扣装置不欠压时, 可以除去所 述失效装置对所述欠压脱扣装置造成的变化。

作为一种改进, 前述装置中的欠压脱扣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根动 铁芯。 作为一种改进, 前述装置中的动铁芯被设置成可往复运动, 其运动轨迹 定义一条在所述欠压脱扣装置内并平行于所述 欠压脱扣装置机体长度方向 的线段, 所述线段包括从高到低的第二点和第三点, 当所述欠压脱扣装置欠 压时, 所述动铁芯被推向或被维持在所述线段的第三 点并使所述断路器分 闸; 和所述失效装置被设置成当所述欠压脱扣装置 欠压时, 可使所述动铁芯 从所述线段的第三点移动到所述线段的第二点 ,从而使所述欠压脱扣装置进 入失效状态。

作为一种改进, 前述装置中的解除失效装置被设置成当所述失 效装置把 所述动铁芯从所述第三点移到所述第二点时, 可使所述失效装置复位, 使所 述动铁芯处于当所述欠压脱扣装置欠压时得以 被推向所述线段的第三点并 使所述断路器分闸以及得以因所述失效装置的 作用而被从所述第三点移动 到所述第二点, 从而使所述欠压脱扣装置进入失效状态的状态 。

作为一种改进, 前述装置中的欠压脱扣装置还包括框架、 欠压线圏控制 器和欠压脱扣线圏, 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欠压控制器和所述欠压脱 扣线圏之 间; 所述失效装置为水平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长形 刚性结构, 具有第一端和 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框架外, 可接受外力推动而使所述失效装置在 所述框架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水平往 复移动, 当所述欠压脱扣装置 不处于失效状态时, 所述失效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框 架内,被设置成得以把所述外力的水平分力转 换为使所述动铁芯从所述线段 的第三点移到所述线段的第二点的垂直向上分 力, 当所述动铁芯处于所述线 段的第二点时, 所述失效装置在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解除失效装置被设置成 使得所述失效装置停止产生所述垂直向上分力 , 并使所述失效装置从所述第 二位置回到所述第一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 前述装置中的线段还包括高于所述第二点的第 一点, 当 所述欠压脱扣装置不欠压时, 所述动铁芯被从所述线段的第三点移到或被维 持在所述线段的第一点, 从而使所述断路器合闸。

作为一种改进, 前述装置中的动铁芯在面对所述失效装置的第 二端的近 侧设有第一斜面; 所述失效装置的第一端被构造成适于接受按压 推动, 所述 失效装置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斜面, 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被设置成可 以相对接触滑动, 当所述按钮接受外力推动时, 所述第二斜面推动所述第一 斜面, 从而把所述动铁芯从所述线段的第三点移到所 述线段的第二点; 所述 解除失效装置包括联锁装置和复位弹簧; 所述联锁装置包括第一扣板和第二 扣板, 所述第一扣板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失效装置的 第二端的所述第二斜面 的上方, 所第二扣板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框架 内侧, 当外力推动所 述失效装置到达所述第二位置时, 所述第一扣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扣板的 第二端相互咬合, 从而使所述失效装置维持在所述第二位置; 和

所述复位弹簧被设置在所述失效装置上所述 按钮和所述框架之间, 所述第一 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被设置成相互咬合后可因 当所述动铁芯被维持在所述 线段的第二点后所述欠压脱扣装置又通电时, 所述动铁芯往所述线段的第一 点移动所产生的垂直相上分力而解除咬合, 所述失效装置被设置成当所述第 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解除咬合时 ,得因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从所述第二位 置回复到所述第一位置。

作为又一种改进, 前述装置中的第一扣板的第二端上表面有第一 勾状凸 起; 所述第二扣板的第二端下表面有第二勾状凸起 ; 和所述第一勾状凸起和 所述第二勾状凸起被构造成可解脱的相互咬合 。

作为又一种改进,前述装置中的解除失效装置 还包括铁芯位置维持弹簧, 设置在所述第二扣板的第二端上表面和所述框 架内侧表面所定义的空间中。

作为再一种改进, 前述装置中的失效装置的第一端有按扭。

本发明的欠压脱扣装置可以临时失效, 当欠压脱扣装置失效后, 调试或 年检时能安全可靠的对断路器进行合、 分操作。 调试或年检完成后, 有两 种方式让断路器复位。 首先, 可以手动让断路器复位以恢复欠压脱扣装置 的功能。 其次, 若不手动复位断路器, 待欠压脱扣装置带电后正常工作时, 欠压脱扣装置也会自动恢复其功能。 由于设计精巧, 本发明的装置还有体 积小, 零件少, 操作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 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欠压脱扣装置的立体图

图 2是根据本发明的欠压脱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立体图。

图 3A和图 3B分别为图 2中的实施例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 4是图 3中的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 5是图 2中的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

图 6是图 2中的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

图 7是图 2中的实施例的连续动作示意图。

图 8是图 2中的实施例在断路器系统中的示意图。

图 9A-图 9C是根据本发明的欠压脱扣装置的另一个实施 的立体图。 图 10是根据本发明的欠压脱扣装置的又一个实施 的立体图。 图 11A和图 11B是图 10中的欠压脱扣装置不失效时的立体图。

图 12是图 10中的欠压脱扣装置的连续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 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看图 2、 图 3A、 图 3B和图 7, 本发明的欠压脱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是 在现有的欠压脱扣装置 100的欠压线圏控制器 102和欠压脱扣线圏 104中间 添设欠压线圏临时失效及解除装置。本实施例 中的欠压脱扣装置 200用于图 8所示的断路器 800中。 断路器 800包括分闸扣板 802, 当分闸扣板 802向 上扳时, 断路器 800处于合闸状态, 当分闸扣板 802向下扳时, 断路器 800 处于分闸状态。 欠压脱扣装置 200由上而下包括欠压线圏控制器 206、 欠压 线圏临时失效及解除装置 202和欠压脱扣线圏 204。 欠压脱扣线圏 204的主 要元件包括电磁铁(未示出)、 弹簧(未示出)和动铁芯 702。 动铁芯 702 为棒状刚体, 被设置成可在欠压脱扣线圏 204内上下往复运动, 其运动轨迹 定义一条在所述欠压脱扣装置 200机体内并平行于所述欠压脱扣装置 200机 体长度方向的线段。 所述线段包括从高到低的第一点 704 (图 7 ( 3 ) ( 4 ) )、 第二点 706 (图 7 ( 2 ) )和第三点 708 (图 7 ( 1 ) )。 欠压线圏控制器 206被 设置成当欠压脱扣装置 200不欠压时可控制所述电磁铁施力压缩所述弹 簧, 从而动铁芯 702被从所述线段的第三点 708移到或被维持在所述线段的第一 点 704。 此时动铁芯 702不对分闸扣 802板施力, 所述断路器 800处于合闸 状态。 反之, 当欠压脱扣装置 200欠压时, 欠压线圏控制器 206使所述电磁 铁失去磁力而不再压缩所述弹簧, 所述弹簧在伸展的过程中把动铁芯 702推 向或维持在所述线段的第三点 708,此时动铁芯 702持续向下对分闸扣板 802 施力, 使所述断路器 800处于分闸状态。

欠压线圏临时失效及解除装置 202包括框架 402、失效装置和解除失效装 置。 参看图 4~6, 框架 402设置在所述欠压线圏控制器 206和所述欠压脱扣 线圏 204之间, 其结构使失效装置和解除失效装置可操作地安 置在其中。 失 效装置 404为长形刚性结构, 具有第一端 406和第二端 408, 第一端 406位 于框架 402外, 第二端 408位于框架 402内, 框架 402—侧设有开口。 第一 端 406被构造成适于接受按压推动的按钮 426, 按钮 426可接受外力推动而 使失效装置 404在第一位置(图 7 ( 1 ) ( 4 ) )和第二位置(图 7 ( 2 ) ( 3 ) ) 之间相对于框架 402经过所述开口水平往复移动。 当欠压脱扣装置 200不处 于失效状态时, 所述失效装置 404在所述第一位置, 当所述动铁芯 702处于 所述线段的第二点 706时, 所述铁芯抬升装置 404在所述第二位置。 动铁芯 702在面对铁芯抬升装置 404的第二端 408的近侧设有第一斜面 714, 所述 铁芯抬升装置 404的第二端 408设有第二斜面 412, 所述第一斜面 714和所 述第二斜面 412被设置成可以相对接触滑动。 当所述按钮 426接受外力推动 时, 所述第二斜面 412推动所述第一斜面 714, 两个斜面的配合将水平分力 转换为使所述动铁芯 702从所述线段的第三点 708移到所述线段的第二点 706的垂直向上分力, 从而把所述动铁芯 702从所述线段的第三点 708移到 所述线段的第二点 706。 所述失效装置被设置成当所述欠压脱扣装置 200不 通电时, 可使所述欠压脱扣装置 200进入失效状态, 并且可使所述欠压脱扣 装置 200维持在失效状态。 当所述欠压脱扣装置 200的控制回路不通电时, 失效装置可使所述动铁芯 702从所述线段的第三点 708移动到所述线段的第 二点 706, 并且可使所述动铁芯 702维持在所述线段的第二点 706, 从而使 所述欠压脱扣装置 200进入并维持在失效状态。

解除失效装置设置于设于框架 402 内部, 包括联锁装置 414、 复位弹簧 422和铁芯位置维持弹簧 424。 联锁装置 414包括第一扣板 416 和为第二扣 板 418。 所述第一扣板 416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失效装置 404的第二端 408 的所述第二斜面 412的上方。第二扣板 418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所述框架 402内。 复位弹簧 422设置在所述解除失效装置 410上所述按钮 426和所述 框架 402之间。 第二扣板 418的第二端上方和所述框架 402的下方的空间中 安装一个连接二者的铁芯位置维持弹簧 424。 第二扣板 418的第二端的下表 面设有勾状凸起, 所述第一扣板 416的第二端的上表面设有勾状凸起, 当所 述第一扣板 416向右推进时,所述第一扣板 416上的勾状凸起和所述第二扣 板 418上的勾状凸起在所述复位弹簧 422和所述铁芯位置维持弹簧 424的作 用下形成稳定的咬合状态,从而把所述动铁芯 702维持在所述线段的第二点 706。 由于所述第一扣板 416的第二端 408和所述第二扣板 418的第二端相 互咬合(见图 7 ( 2 ) ), 使所述失效装置 404维持在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解除 失效装置 410被设置成可与在所述第二位置下的所述失效 装置 404协同运 作, 并持续产生足以抵销欠压脱扣装置 200在欠压状态下所产生的把所述动 铁芯 702推向所述线段的第三点 708的垂直向下分力的反向分力。所述第一 扣板 416和所述第二扣板 418被设置成相互咬合后可因当所述动铁芯 702被 维持在所述线段的第二点 706后所述欠压脱扣装置 200 的欠压线圏控制器 206又通电时, 所述动铁芯 702往所述线段的第一点 704移动所产生的垂直 向上分力而解除咬合。所述失效装置 404被设置成当所述第一扣板 416和所 述第二扣板 418解除咬合时 ,得因所述复位弹簧 422的作用从所述第二位置 回复到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解除失效装置被设 置成当所述失效装置使所述欠 压脱扣装置 200进入失效状态之后,欠压脱扣装置 200的控制回路又通电时, 可以除去所述失效装置对欠压脱扣装置 200造成的变化,从而使所欠压脱扣 装置 200器脱离失效状态,使欠压脱扣装置 200处于得以发挥欠压脱扣装置 200应有的功能以及得以再因所述失效装置的作 用而进入失效状态的状态。

图 7 ( 1 ) ~ ( 4 )说明了本实施例的连续动作方式。 图 7 ( 1 )是所述欠压 脱扣线圏临时失效及解除装置 202未带电状态下,将其安装到断路器 800上, 所述动铁芯 702会将分闸扣板 802压下。 在此状态下, 就算把分闸扣板 802 往上扳,所述断路器 800合闸后欠压脱扣装置 200仍然会使断路器 800立即 分闸, 这正是现有技术中的欠压脱扣装置的正常作用 。 为了使欠压脱扣装置 200暂时失效,对所述按钮 426施力将所述失效装置 404从所述第一位置(图 7 ( 1 ) )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图 7 ( 2 ) ), 在此同时, 所述第二斜面 412推 动所述第一斜面 714,将所述动铁芯 702从所述线段的第三点 708 (图 7 ( 1 ) ) 抬升到所述线段的第二点 706 (图 7 ( 2 ) )。 此时, 所述欠压脱扣装置 200进 入暂时失效状态(图 7 ( 2 ) ), 此时可以安全地对断路器 800进行合闸、 分闸 操作。 调试或检修完成后, 有两种方式可以解除欠压脱扣装置 200的失效状 态。

第一种方式是手动解除失效。 为了配合手动解除失效, 动铁芯 702被设 置成其下端适于接受分闸扣板 802被向上扳动时所施的力, 从而使动铁芯 702的上端对第二扣板 418的下表面施力, 使第二扣板 418以顺时钟方向绕 第一端移动, 从而压缩铁芯位置维持弹簧 424。 手动解除失效时, 用手向上 扳一下分闸扣板 802, 分闸扣板 802对所述动铁芯 702向上施力, 直到所述 动铁芯 702到达所述线段的第一点 704 (图 7 ( 3 ) )。 所述动铁芯 702上升到 所述线段的第一点 704的过程中对所述第二扣板 418的下表面向上施力,压 缩所述铁芯位置维持弹簧 424,从而使所述第一扣板 416和所述第二扣板 418 解除咬合状态。 此时, 所述复位弹簧 422扩张, 使所述失效装置 404从所述 第二位置退回所述第一位置 (图 7 ( 4 ) )。 第二种方式是自动解除失效。 调试或年检后如果忘记手动解除失效, 待 欠压脱扣装置 200正常工作时, 欠压脱扣线圏 204带电的瞬间, 所述动铁芯 702也会被向上抬升,直到所述动铁芯 702到达所述线段的第一点 704 (图 7 ( 3 ) )。 所述动铁芯 702上升到所述线段的第一点 704的过程中对所述第二 扣板 418的下表面向上施力, 压缩所述铁芯位置维持弹簧 424, 从而使所述 第一扣板 416和所述第二扣板 418解除咬合状态。 此时, 所述复位弹簧 422 扩张, 使所述铁芯位置抬升装置 404从所述第二位置退回所述第一位置(图 7 ( 4 ) )。 无论是手动解除失效或者自动解除失效, 所述欠压脱扣装置 200都 回复到正常运作的状态。

图 9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欠压脱扣装置亦包括欠压 脱扣线圏、 欠压线圏控制器和欠压线圏临时失效及解除装 置 900。 本实施例 中的欠压线圏临时失效及解除装置 900亦包括框架、 失效装置和解除失效装 置。 本实施例中的框架和失效装置基本上与前一实 施例类似, 失效装置在框 架内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 912。 然而, 解除失效装置则显著不同。 本实施例 中的解除失效装置包括联锁装置、 电磁铁 910、 电磁铁连动轴 908和复位弹 簧(未示出, 其设置与前一实施例类同)。 本实施例中的联锁装置包括弹簧 902、 联锁杆 904和联锁卡槽 906。 所述弹簧 902的第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 所述弹簧 902的第二端与所述联锁杆 904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联锁杆 904的 第二端与电磁铁连动轴 908的第一端连接, 电磁铁连动轴 908的第二端与电 磁铁 910连接。 联锁杆 904被构造成适当的弧度, 其下缘在弹簧 902的张力 作用下可与联锁卡槽 906形成可解脱的咬和状态。联锁卡槽 906为在铁芯抬 升装置上的按扭 906和框架中间的适当位置上的环形沟槽, 可与联锁杆 904 形成可解脱的咬和状态。 电磁铁 910固定在框架上, 其磁力可转动电磁铁连 动轴 908 , 从而转动联锁杆 904。 电磁铁连动轴 908可转动地设置在框架上, 与铁芯抬升装置的运动方向平行。

本实施例的连续动作方式亦可由图 7 ( 1 ) ~ ( 4 )说明。 图 7 ( 1 )是欠压 脱扣线圏临时失效及解除装置 900未带电状态下,将其安装到中压或低压断 路器上, 动铁芯将分闸扣板压下, 在此状态下, 所述断路器合闸后会应立即 分闸, 这是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正常作用。

为了使所述欠压脱扣装置暂时失效, 对所述按钮 926施力将所述失效装 置从第一位置(图 7 ( 1 ) )移动到第二位置(图 7 ( 2 ) )。 在此同时失效装置 的第二斜面 912推动动铁芯上的第一斜面,将所述动铁芯从 所述线段的第三 点 708 (图 7 ( 1 ) )抬升到所述线段的第二点 706 (图 7 ( 2 ) )。 当所述按钮 926受力时, 使所述失效装置从所述第一位置(图 7 ( 1 ) )移动到所述第二 位置(图 7 ( 2 ) )。 所述联锁杆 904在所述弹簧 902的拉力作用下, 当所述联 锁杆 904通过联锁卡槽 906时, 两者成稳定的咬合状态, 从而把所述动铁芯 维持在所述线段的第二点 706。此时,所述欠压脱扣装置进入暂时失效状 态, 可以安全地对断路器进行合闸、 分闸操作。 调试或检修完成后, 也有两种方 式可以解除欠压脱扣装置的失效状态。

第一种方式是手动解除失效。 用手以顺时钟方向扳一下所述联锁杆 904, 使所述联锁杆 904离开所述联锁卡槽 906并解除咬合状态。 此时, 所述复位 弹簧扩张, 使所述铁芯位置抬升装置从所述第二位置退回 所述第一位置(图 7 ( 4 ) )。

第二种方式是自动解除失效。 调试或年检后如果忘记手动解除失效, 待 欠压脱扣装置正常工作时, 欠压脱扣线圏带电的瞬间, 所述电磁铁 910亦通 电作用,其磁力带动电磁铁连动轴 908使所述联锁杆 904以顺时钟方向转动, 使所述联锁杆 904离开所述联锁卡槽 906并解除咬合状态。 此时, 所述复位 弹簧扩张, 使所述失效装置从所述第二位置退回所述第一 位置(图 7 ( 4 ) )。 此时, 所述动铁芯也会被向上抬升, 直到所述动铁芯到达所述线段的第一点 704 (图 7 ( 3 ) )。 无论是手动解除失效或者自动解除失效, 所述欠压脱扣装 置都回复到正常运作的状态。

图 10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欠 脱扣装置亦包括欠压 脱扣线圏、欠压线圏控制器和欠压线圏临时失 效及解除装置 1000。欠压脱钩 线圏包括动铁芯 1202。 本实施例中的欠压线圏临时失效及解除装置 1000亦 包括失效装置和解除失效装置。 失效装置包括压杆 1204和弯杆 1004。 解除 失效装置包括磁力开关 1010、 第一弹簧 1008和第二弹簧 1012。 所述欠压 线圏临时失效及解除装置 1000的连续动作方式可由图 7 ( 1 ) ~ ( 4 )和图 12 ( 1 ) ~ ( 2 )说明。

所述弯杆 1004为刚性结构, 其第一端分岔, 所述动铁芯 1202具有相邻 的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 所述动铁芯 1202的第一半径可进入所述弯杆 1004 的分岔中间,但是所述动铁芯 1202的第二半径则大于所述弯杆 1004的分岔 而不能进入其中。所述弯杆 1004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磁力开关 1010的压杆 1204下方,所述压杆 1204可对所述弯杆 1004的第二端施力,所述弯杆 1004 的第二端亦可对所述压杆 1204施力。所述弯杆 100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中 间有一转折 1006,在转折 1006处可转动地与所述框架 1002连接。向所述弯 杆 1004的第二端向下施力, 则所述弯杆 1004的第一端的分岔带动所述动铁 芯 1202向上到达如图 12 ( 2 )的位置。 向所述弯杆 1004的第二端向上施力, 则所述弯杆 1004的第一端的分岔下降, 从而容许所述动铁芯 1202下降, 到 达如图 12 ( 1 ) 的位置。 所述第一弹簧 1008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弯杆 1004 的转折 1006处和第二端之间, 所述第一弹簧 1008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框架 1002上。 所述磁力开关 1010包括按钮 1014、 第二弹簧 1012、 压杆 1204、 7 j磁铁 (在磁力开关 1010内, 未示出 )和电磁铁 (在磁力开关 1010内, 未 示出)。

使所述欠压脱扣装置暂时失效时, 对所述按钮 1014向下施力, 带动所述 压杆 1204向下移动到图 12 ( 2 )的位置, 所述永磁铁的磁力足以克服所述第 一弹簧 1008和所述第二弹簧 1012的回复力而将所述压杆 1204维持在如图 12 ( 2 ) 的位置。 所述弯杆 1004的第二端受到所述压杆 1204的向下推力使 所述弯杆 1004转动, 并带动所述弯杆 1004的第一端向上移动, 从而所述弯 杆 1004的第一端的分岔把所述动铁芯 1202向上推动并维持在图 12 ( 2 ) 的 位置。 此时, 所述欠压脱扣装置进入暂时失效状态(图 7 ( 2 ) ), 可以安全地 对断路器进行合闸、 分闸操作, 调试或检修完成后, 也有两种方式可以解除 欠压脱扣装置的失效状态。

第一种方式是手动解除失效。 当欠压脱扣装置处于图 12 ( 2 ) 的状态时, 用手以逆时钟方向对所述弯杆 1004的第二端向上施力, 配合所述第一弹簧 1008和所述第二弹簧 1012的的回复力,使所述压杆 1204的第二端向上移动 到图 12 ( 1 )的位置。 此时, 所述压杆 1204的第一端下降, 从而容许所述动 铁芯 1202下降, 回到图 12 ( 1 ) 的位置。

第二种方式是自动解除失效。 调试或年检后如果忘记手动解除失效, 待 欠压脱扣装置正常工作时, 欠压脱扣线圏带电的瞬间, 所述电磁铁向上带动 所述压杆 1204, 从而以逆时钟方向对所述弯杆 1004的第二端向上施力, 配 合所述第一弹簧 1008和所述第二弹簧 1012的的回复力,也可以使所述压杆 1204的第二端向上移动到图 12 ( 1 ) 的位置。 此时, 所述压杆 1204的第一 端下降, 从而容许所述动铁芯 1202下降, 回到图 12 ( 1 )的位置。 无论是手 动解除失效或者自动解除失效, 所述欠压脱扣装置都回复到正常运作的状 态。

应该注意到并理解, 在不脱离后附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发明的精 神 和范围的情况下, 能够对上述详细描述的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 改进。 因 此, 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不受所给出的任何 特定示范教导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