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THREE-DIMENSIONALLY MOVABLE UNION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20/173106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three-dimensionally movable union comprises: a first channel (6), a first rotating shaft (1) disposed around the first channel (6),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2)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1), a second channel (7) provided in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2), a third rotating shaft (5)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2), and a third channel (8) provided in the third rotating shaft (5). A rotating bearing (4) and a rotating sealing member (3) are provided on two sides of each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1),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2), and the third rotating shaft (5). The rotating sealing member (3) comprises a sealing body (303), a rotating shaft (301) inserted into the sealing body (303), an engagement slot (304) provided at a middle portion of the sealing body (303), a rotating shaft bearing (306) provided on an end portion of the sealing body (303), and a second seal ring (305) adjacent to the rotating shaft bearing (306) and provided in the sealing body (303). In the three-dimensionally movable union, the three rotating shafts are designed to be connected in series to form a Z shape, thereby achieving spatial axial rotational movement in X, Y, and Z directions. In addition, an engagement slot and an engagement member are designed into a sealing device, such that the union does not fall off after being connected.

Inventors:
WANG HA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112983
Publication Date:
September 03, 2020
Filing Date:
October 24, 2019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NANJING SU SHANG GLUE TECH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16L27/08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834657A2012-12-19
US20170276274A12017-09-28
CN104358952A2015-02-18
CN1361580A2002-07-31
Attorney, Agent or Firm:
NANJING TAIPU PATENT AGENCY (GENERAL PARTNERSHIP)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三维运动活接头, 其特征是, 包括:

第一通道、 包裹第一通道的第一转轴, 与第一转轴旋转连接的第二转 轴, 设置在第二转轴内部的第二通道, 与第二转轴旋转连接的第三转 轴, 设置在第三转轴内部的第三通道, 所述第一转轴、 第二转轴和第 三转轴的两侧均设有旋转轴承和旋转密封件, 所述第一转轴、 第二转 轴和第三转轴呈 Z字型分布;

所述旋转密封件, 包括密封体, 插接所述密封体的转轴, 设置在所述 密封体中部的卡槽, 设置在所述密封体端部的转轴轴承, 与转轴轴承 相邻且设置在密封体内部的第二密封圈, 套接所述转轴且与转轴设有 预定间隙的第一密封圈, 以及与卡槽适配且套接转轴的卡件。

[权利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三维运动活接头, 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转 轴、 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每两组呈垂直放置, 且每两组转轴垂直放置 的位置在每组转轴的中部偏上。

[权利要求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三维运动活接头, 其特征是: 所述密封体 的侧部开有环形凹槽, 端部设有圆形通孔。

[权利要求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三维运动活接头, 其特征是: 所述卡件为 圆柱体卡件, 且所述卡件的直径大于转轴的直径且小于卡槽的直径。

[权利要求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一种三维运动活接头, 其特征是: 所述卡槽开 至密封体侧部的环形凹槽底部截止, 且与环形凹槽设有预定间距。

[权利要求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三维运动活接头, 其特征是: 所述转轴的 两端直径与中部直径之比为 2: 1。

[权利要求 7]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三维运动活接头, 其特征是: 所述旋转轴 承设置在旋转密封件的一侧。

Description:
一种三维运动活接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接头, 尤其是一种三维运动活接头。

背景技术

[0002] 活接头又叫由壬或由任, 是一种能方便安装拆卸的常用管道转轴轴承, 主要有 螺母, 云头, 平接三部分组成。 承插活接头的品种有等径和异径。

[0003] 由圆钢或钢锭模锻成型后机加工的管道转轴轴 承, 它的连接形式分承插焊接和 螺纹连接, 承插焊接是将钢管插入承插孔内进行焊接, 因此, 被称为’’承插活接 头’’, 螺纹连接是将钢管旋入螺孔内进行连接, 因此, 被称为’’螺纹活接头’’, 承 插活接头由插口、 承口、 承插槽等组成, 其特征在于在插口上有承插槽, 插口 、 承口分别位于两端;与现有技术相比, 设计合理、 操作简单、 实用性强, 提高 操作质量与便捷性。

[0004] 而当前工业设备中的活动连接基本为单一的活 动连接, 由于单一的活动连接只 能取消一个方向的活动扭力, 如果连接的产品存在 2个或 3个方向的力量时会发 生失效或者损坏, 且两个活接头连接时, 由于力的拉伸作用, 容易出现脱落现 象。

发明概述

技术问题

[0005] 实用新型目的: 提供一种三维运动活接头, 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6] 一种三维运动活接头, 包括:

[0007] 第一通道、 包裹第一通道的第一转轴, 与第一转轴旋转连接的第二转轴, 设置 在第二转轴内部的第二通道, 与第二转轴旋转连接的第三转轴, 设置在第三转 轴内部的第三通道, 所述第一转轴、 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两侧均设有旋转轴 承和旋转密封件, 所述第一转轴、 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呈 Z字型分布; [0008] 所述旋转密封件, 包括密封体, 插接所述密封体的转轴, 设置在所述密封体中 部的卡槽, 设置在所述密封体端部的转轴轴承, 与转轴轴承相邻且设置在密封 体内部的第二密封圈, 套接所述转轴且与转轴设有预定间隙的第一密 封圈, 以 及与卡槽适配且套接转轴的卡件。

[0009]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转轴、 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每两组呈垂直放置 , 且每两组转轴垂直放置的位置在每组转轴的中 部偏上。

[0010]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所述密封体的侧部开有环形凹槽, 端部设有圆形通孔。

[0011]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所述卡件为圆柱体卡件, 且所述卡件的直径大于转轴的 直径且小于卡槽的直径。

[0012]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所述卡槽开至密封体的侧部的环形凹槽底部截 止, 且与 环形凹槽设有预定间距。

[0013]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所述转轴的两端直径与中部直径之比为 2: 1。

[0014]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所述旋转轴承设置在旋转密封件的一侧。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15]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运动活接头, 设计三组旋转轴以 Z字型串联排列, 实现空间 X、 Y、 Z三个方向的轴向回转运动, 且在密封装置中设计卡槽与卡件 , 使得在活接头连接后不会出现脱落现象。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16] 图 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2是本实用旋转密封示意图。

[0018] 附图标记为: 第一转轴 1、 第二转轴 2、 旋转密封件 3、 转轴 301、 第一密封圈 30 2、 密封体 303、 卡槽 304、 第二密封圈 305、 转轴轴承 306、 卡件 307、 旋转轴承 4 、 第三转轴 5、 第一通道 6、 第二通道 7、 第三通道 8。

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19] 在下文的描述中, 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 彻底的理解。 然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 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 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在其他的例子中, 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 对于本领 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0] 一种三维运动活接头, 包括: 第一转轴 1、 第二转轴 2、 旋转密封件 3、 转轴 301

、 第一密封圈 302、 密封体 303、 卡槽 304、 第二密封圈 305、 转轴轴承 306、 卡件 307、 旋转轴承 4、 第三转轴 5、 第一通道 6、 第二通道 7、 第三通道 8。

[0021] 其中, 所述第一通道 6的外侧设有第一转轴 1, 所述第一转轴 1的两侧设有旋转 轴承 4和旋转密封件 3, 所述第一转轴 1的上方设有第二转轴 2, 所述第二转轴 2包 裹第二通道 7 , 所述第二转轴 2设置在第一转轴 1的中部偏上位置, 所述第二转轴 2的两侧设有旋转轴承 4和旋转密封件 3 , 所述第二转轴 2的中部偏上位置设有第 三转轴 5 , 所述第三转轴 5的两侧设有旋转轴承 4和旋转密封件 3 , 所述第三转轴 5 套接第三通道 8 , 所述旋转轴承 4设置在旋转密封件 3的一侧, 所述第一转轴 1、 第二转轴 2和第三转轴 5每两组呈垂直放置, 且所述第一转轴 1、 第二转轴 2和第 三转轴 5呈 Z字型分布。

[0022] 所述旋转密封件 3, 包括密封体 303, 所述密封体 303的侧部开有环形凹槽, 端 部设有圆形通孔, 所述密封体 303内部设有卡槽 304, 及第一密封圈 302, 所述第 一密封圈 302与转轴 301贴近, 且与转轴 301之间设有预定间隙, 所述密封体 303 的端部设有转轴轴承 306 , 所述转轴轴承 306主要用于两组转轴的连接, 所述转 轴 301插接密封体 303 , 所述密封体 303的侧部开有环形凹槽, 端部设有圆形通孔 , 所述卡槽 304开至密封体 303的侧部的环形凹槽底部截止, 且与环形凹槽设有 预定间距, 所述转轴插接卡件 307 , 所述卡件 307为圆柱体卡件 307 , 且所述卡件 307的直径大于转轴的直径且小于卡槽 304的直径, 所述转轴 301的两端直径大于 中部直径, 且所述转轴 301的两端直径与中部直径之比为 2: 1, 所述密封体 303与 转轴轴承 306相邻处设有第二密封圈 305 , 所述第密封圈的侧部截面为圆形。

[0023] 在活接头使用时, 高压对旋转轴施加极大的轴向压力, 单一的活动连接只能取 消一个方向的活动扭力, 连接的产品存在 2个或 3个方向的力量时导致活接头回 转困难严重时会出现发生失效或者损坏, 而本实用新型, 设计三组旋转轴分别 实现空间 X、 Y、 Z三个方向的轴向回转运动。

[0024] 工作原理: 当活接头受压力, 需要回转时, 第一转轴 1将进行旋转, 完成第一 转轴 1的回转运动, 此时第二转轴 2将进行旋转完成第二转轴 2的回转运动, 此时 第三转轴 5将进行旋转, 完成第三转轴 5的回转运动, 利用将 3个旋转轴以 Z字型 串联排列, 实现在高压下仍能出色的 360°单一轴回转运动。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中心”、 “上”、 “下”、 “左”、 “右 ”、 “竖直”、 “水平”、 “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 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 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 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 术语“第一”、 “第二”、 “第三”仅用于描述目 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 施方式, 但是, 本实用新型并不 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 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 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