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LIZING IR-CUT STATE FEEDBACK ON THE BASIS OF INFRARED LUMINANCE CHANG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9/127176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realizing IR-CUT state feedback on the basis of an infrared luminance change. The invention utilizes the feature that an abnormal image will be caused in the case of not reaching an expected position after IR-CUT switching, and detects a change in infrared luminance of a photosensitive element to determine the actual IR-CUT switching state. Thus, the invention can quickly locate a problem of image abnormality caused by insufficient IR-CUT switching, and perform repairing or report to the user in a timely manner. No additional hardware is required in the whole detection process, reducing device maintenance costs whilst improving user experience.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reading an infrared luminance value a of a photosensitive element before the IR-CUT is switched (S10); the IR-CUT executing a switching action (S11); reading an infrared luminance value b of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after the IR-CUT is switched (S12);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frared luminance values a and b is within a set error range (S13); if so, determining that the IR-CUT switching is unsuccessful, and issuing a reminder (S14); If not, determining that the IR-CUT switching is successful (S15).

Inventors:
YUAN JIANJU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7/119217
Publication Date:
July 04, 2019
Filing Date:
December 28, 2017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SKY LIGHT ELECTRONIC SHENZHEN LTD CORPORATIO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N17/00; H05B37/0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143379A2011-08-03
CN104253976A2014-12-31
CN103945201A2014-07-23
US20090009654A12009-01-08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ZHEN TALENT PATENT SERVICE (CN)
Download PDF:
Claims:
\¥0 2019/127176 卩(:1' 2017/119217

11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111-〇/1状态反馈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切换前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111-〇/1执行切换动作;

切换后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15 ;

判断红外亮度值 3和15的差值大小是否在设定的误差范围内; 若是, 切换失败, 发出提醒;

若否, 切换成功。

[权利要求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111-〇/1状态反馈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取 切换前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步骤 , 包括,

同时读取设置在 外部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值〇。

[权利要求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111-0/1状态反馈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取 切换后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15步骤 , 包括,

同时读取设置在

[权利要求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111-0/1状态反馈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时读取设置在 外部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 值(1步骤之后, 包括,

判断光敏数值 和(1是否相等;

若相等, 判定外部光线稳定, 并进行判断红外亮度值 &和15的差值大小 是否在设定的误差范围内步骤;

若不相等, 判定外部光线不稳定。

[权利要求 5]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111-〇/1状态反馈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红外亮度值 &和15的差值大小是否在设定的误差 范围内步骤之前, 包括,

间隔指定时间, 多次采集同一 :》-〇/1状态下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0 2019/127176 卩(:1' 2017/119217

12

根据采集到的红外亮度值之间的误差大小, 设定所述误差范围。

[权利要求 6] 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状态反馈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读取单元, 用于读取 切换前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执行切换单元, 行切换动作;

第二读取单元, 用于读取 切换后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15; 第一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红外亮度值 3和15的差值大小是否在设定的误 差范围内; 若是, 判定 切换失败, 发出提醒; 若否, 判定 11 0/1切换成功。

[权利要求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0/1状态反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包括第一读取模块, 用于同时读取设 外部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值〇。

[权利要求 8]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111-0/1状态反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读取单元包括第二读取模块, 用于同时读取设

[权利要求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111-0/1状态反馈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光敏数值(:和(1是否相等 ; 若相等, 判定外部光线稳定; 若不相等, 判定外部光线不稳定。

[权利要求 10]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0/1状态反馈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采集单元, 用于间隔指定时间, 多次采集同一 状态下感光元 件的红外亮度值;

设定单元, 用于根据采集到的红外亮度值之间的误差大小, 设定所述 误差范围。

Description:
\¥0 2019/127176 卩(:17 謂17/119217

1 说明书

发明名称: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IR-CUT状态反馈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监控摄像机领域,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 -0/1状态反馈方法及装置。

[0002]

[0003] 背景技术

[0004] 自然界存在着各种波长的光线, 通过折射人眼能看到不同颜色的光线, 这就是 光线的波长不同所导致的。 其实还有许多光线是人眼看不到的, 人眼识别光线 的波长范围在 32011111-76011111之间, 超过 76011111的光线人眼就无法见到, 比如红外 光等。 随着科学的进步, 人类发明了摄像机, 理论上讲摄像机可以看到绝大部 分波长的光线, 但在摄像机的使用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由于各种光线的 参杂, 摄像机看到的物体反映在监视器上与人眼直接 看到的就变样了。 如人眼 看到绿色, 通过摄像机则变成蓝色, 产生彩色失真。 过去, 为解决色彩失真问 题, 一般在 0:0前贴有一低通滤片, 该滤片阻碍了红外光的进出, 故白天彩色 不失真, 但夜间却没有了夜视功能。

[0005] 111-0/1双滤镜是指在摄像头镜头组里内置了一 滤镜, 当镜头外的红外感应 点侦测到光线的强弱变化后, 内置的 自动切换滤镜能够根据外部光线的 强弱随之自动切换, 使图像达到最佳效果。 它由一个微电子电机驱动。 通过电 脉冲切换滤镜。 当 发生形变等阻碍切换的情况时, 若没有硬件检测切换 是否成功, 图像可能会出现异常。

[0006] 目前的 01-0/1自动切换滤镜时, 一般只是通过判断电脉冲是否发送成功来判 断 的切换状态, 若是遇到 ^0/1变形阻力较大时, 即使电脉冲发送成功 , 也可能因为摩擦力较大导致无法切换到目标位 置, 无法对 的实际状态 做出反馈。

[0007]

[0008] 发明内容 \¥0 2019/127176 卩(:1' 2017/119217

2

[0009]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 实现 111-0/1状态反馈方法及装置, 准确的检测 !/!的实际状态并反馈。

[0010]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11] 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0/1状态反馈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2] 读取 !/!切换前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0013] 111-0/1执行切换动作;

[0014] 读取 !/!切换后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15 ;

[0015] 判断红外亮度值 & 和15的差值大小是否在设定的误差范围内

[0016] 若是, 判定 01-0/1切换失败, 发出提醒;

[0017] 若否, 判定 01-0/1切换成功。

[0018] 进一步地, 所述读取 !/!切换前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步骤, 包括, [0019] 同时读取设置在 01-0/1外部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值〇

[0020] 进一步地, 所述读取 !/!切换后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15步骤, 包括, [0021] 同时读取设置在 !/!外部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值(1。

[0022] 进一步地, 所述同时读取设置在 !/!外部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值(1步骤之后 , 包括,

[0023] 判断光敏数值〇和(1是否相等;

[0024] 若相等, 判定外部光线稳定, 并进行判断红外亮度值 & 和1^的差值大小是否在设 定的误差范围内步骤;

[0025] 若不相等, 判定外部光线不稳定。

[0026] 进一步地, 所述判断红外亮度值 & 和15的差值大小是否在设定的误差范围内 骤 之前, 包括,

[0027] 间隔指定时间, 多次采集同一 状态下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0028] 根据采集到的红外亮度值之间的误差大小, 设定所述误差范围。

[0029]

[0030]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01-〇/1状态反馈装置, 包括: [0031] 第一读取单元, 用于读取 !/!切换前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0032] 执行切换单元, 用于 -^^执行切换动作; \¥0 2019/127176 卩(:1' 2017/119217

3

[0033] 第二读取单元, 用于读取 !/!切换后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15;

[0034] 第一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红外亮度值 & 和15的差值大小是否在设定的误差范围内 ; 若是, 判定 ^!/!切换失败, 发出提醒; 若否, 判定 !/!切换成功。

[0035]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包括第一读取模块, 用于同时读取设置在 了外部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值〇

[0036] 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读取单元包括第二读取模块, 用于同时读取设置在 了外部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值(1。

[0037] 进一步地, 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光敏数值(:和(1是否相等; 若相等, 判定外部光线稳定; 若不相等, 判定外部光线不稳定。

[0038] 进一步地, 还包括, 采集单元, 用于间隔指定时间, 多次采集同一 111-0/^^ 态下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0039] 设定单元, 用于根据采集到的红外亮度值之间的误差大小 , 设定所述误差范围

[004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利用了 !/!切换时没有到预期的位置, 会造 成图像画面异常的特点, 并通过检测感光元件上的红外亮度变化,

的实际切换状态进行判断, 能够快速定位由 切换不到位导致的图像异常 问题, 并进行再次执行修复动作或者及时报告使用者 , 整个检测过程无需通过 新增加额外的硬件, 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提高了用户体验。

[0041]

[0042] 附图说明

[0043] 图 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 实现 111-0/1状态反馈方法的 流程图;

[0044] 图 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 实现 111-0/1状态反馈方法设 定误差范围的流程图;

[0045] 图 3为本发明另第二实施例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 化实现 111-0/1状态反馈方法 的流程图;

[0046] 图 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 实现 111-0/1状态反馈装置的 结构框图; \¥0 2019/127176 卩(:1' 2017/119217

4

[0047] 图 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 实现 1[0/1状态反馈装置的 第一读取单元的结构框图;

[0048] 图 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 实现 1[0/1状态反馈装置的 第二读取单元的结构框图;

[0049] 图 7为应用本发明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0/1状态反馈方法的摄像机 的结构示意图。

[0050]

[0051]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为阐述本发明的思想及目的,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 步 的说明。

[0053] 红外线。

[0054]

[0055] 参考图 1和图 2, 提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 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01-0; I状态反馈方法及, 包括以下步骤:

[0056] 10、 读取 01-0/1切换前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

[0057] 11、 -^^执行切换动作。

[0058] 切换后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0059] 313、 判断红外亮度值 & 和15的差值大小是否在设定的误差范围内

[0060] 14、 若是, 判定 01-0/1切换失败, 发出提醒。

[0061] 15、 若否, 判定 01-0/1切换成功。

[0062] 对于步骤310和步骤 312, ^^^双滤镜是指在摄像头镜头组里内置了一组滤 镜, 当镜头外的红外感应点侦测到光线的强弱变化 后, 内置的:》-0/1自动切换 滤镜能够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随之自动切换, 使图像达到最佳效果。 通过切换 不同的滤镜来保证摄像机拍摄达到最佳效果, 而在相同的外界环境下, 不同滤 镜下感光元件感应到的红外亮度值并不相同, 所以在 成功执行切换动作 的前后, 感光元件上的红外亮度值存在明显差别。

[0063] 因此, 通过检测 -^^切换前后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即可通过判断切 换前后的红外亮度值差值, 获得 1[0/1是否切换成功。 对应的步骤 310, 用于在 \¥0 2019/127176 卩(:1' 2017/119217

5

111-0/1执行前检测感光元件上的红外亮度值&a mp;, 步骤 312, 用于在 !!!'执行后 检测感光元件上的红外亮度值1>

[0064] 对于步骤311, 在步骤 3

指令, 通过电脉冲控制微电子电机驱动切换滤镜, 当工作指令执行完成后, 理 想状态下代表:》-〇/1切换动作完成, 但是还存在出现故障的情况, 例如, 存在 I 11-0/1发生形变等阻碍切换的情况, 此时 111-(:111^切换指令已经结束, 但是切 换动作没有完成, 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可能会出现异常。

[0065] 对于步骤313、 314和315, 在获取到 ^-^^切换前后的红外亮度值之后, 将前 后的红外亮度值 &和15进行比较, 若 111-0/1切换成功, & 与15的值会存在较大的差 异, 而如果 切换不成功, 前后的红外亮度值 &和15的值会相等或非常接近 , 可以通过判断 &和15值之间的差值大小, 来判断 企鹅黄是否成功。

[0066] 具体的, 由于 1尺-0/1和摄像机设备间的差异性, 需要对不同的设备和场景做 检测和采集数据, 例如不同色温亮度或物体远近不同的场景, 会对感光元件的 红外亮度值产生影响。 因为实际应用中, 设备静止不动时, 两次采集红外亮度 值的大小也会有微小的变化, 而成功切换会有大幅度的变化。

[0067] 在实际使用时, 红外亮度值 & 和1^的值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误差范围会根据实际 场景和设备变化, 因此需要先收集该设备在对应的场景下的红外 亮度值大小, 在根据不同红外亮度值之间的误差范围来设定 上述用于比较的误差范围。

[0068] 参考图 2, 步骤 313之前, 包括以下步骤:

[0069] 316、 间隔指定时间, 多次采集同一 01-0/1状态下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0070] 817、 根据采集到的红外亮度值之间的误差大小, 设定所述误差范围。

[0071] 对于步骤316 ,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下, 采集相同滤镜下, 不同时间的多个红外 亮度值, 并根据采集到的多个红外亮度值之间的误差, 来设定后续用于进行前 后红外亮度值 &和15的基础, 提高整个判断过程的准确性。

[0072] 对于步骤317, 可以根据收集到的红外亮度值之间的误差大小 来设定误差范围 , 用于作为进行前后红外亮度值 3和15的基础。 具体的, 可以根据红外亮度值之间 的误差大小的平均值、 最大最小值或算数平均值大小来设定误差范围 。

[0073] 本方案利用了 !/!切换时没有到预期的位置, 会造成图像画面异常的特点 \¥0 2019/127176 卩(:1' 2017/119217

6

, 并通过检测感光元件上的红外亮度变化, 来对 :》-〇/1的实际切换状态进行判 断, 能够快速定位由 切换不到位导致的图像异常问题, 并进行再次执行 修复动作或者及时报告使用者, 整个检测过程无需通过新增加额外的硬件, 减 少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提高了用户体验。

[0074]

[0075] 参考图 3 , 提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 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111-0/1状态 反馈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76] 320、 读取 !/!切换前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 同时读取设置在 111-0/1 外部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值〇

[0077] 21、 1尺-0/1执行切换动作。

[0078] 22、 读取 切换后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15, 同时读取设置在 111-0/1 外部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值(1。

[0079] 323、 判断光敏数值〇

和(1是否相等, 若相等, 判定外部光线稳定, 执行步骤324; 若不相等, 判定外 部光线不稳定, 返回执行步骤 320。

[0080] 824、 判断红外亮度值 &和15的差值大小是否在设定的误差范围内

[0081] 25、 若是, 判定 01-0/1切换失败, 发出提醒。

[0082] 26、 若否, 判定 01-0/1切换成功。

[0083] 具体的步骤 321、 824 ^ 325和326与上一实施例的步骤 311、 313、 314和315对 应一致。

[0084] 对于步骤320和322, 与步骤 310和312相比, 在获取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的同 时, 也要获取设置在 ^-^^外部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值。 因为在读取红外亮度 值时, 超近距离快速运动物体会对光线产生影响, 如果此时 卡住了, 但 两次采集数据刚好由于近距离运动物体造成亮 度读值不稳定, 差值很大, 则会 误判为 切换正常。

[0085] 由于 !/!执行切换前后的两次数据采集有时间间隔, 比如间隔为 0.5~1秒, 在这 0.5~1秒之间需要外部光线情况相对稳定才能够 据收到的红外亮度值进行 比较, 准确确定 是否切换成功。 如果此时外部光线亮度变化, 不管是因 \¥0 2019/127176 卩(:1' 2017/119217

7 为近距离物体移动还是灯光本身强度变化, 都会在 没切换成功的情况下 , 得到 切换成功的结论,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 上述的结论是错的。

[0086] 对于步骤323, 设置在 -^^外部的光敏电阻直接接触外部光线, 外部光线的 强度变化会影响的光敏数值, 切换前后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值〇和(1 是否相同, 来判断 切换前后的外部光线是否稳定, 简单方便, 而且判断 准确。 切换前后

前后的外部光线稳定, 此时可以通过判断 换前后的红外亮度值 & 和15的 差值大小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来判断 ^-^^切换是否成功。

[0087] 如图 7所示, 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摄像机的光敏电阻设 置结构, 使用时外 部光线依次穿过镜头 1, 111-0/12和感光元件 3, 而光敏电阻 4设置在 !/!外部 , 也就是无遮挡的接触外部光线。

[0088] 步骤 323位于步骤322之后, 步骤 324之前, 具体可描述为:

[0089] 3231、 判断光敏数值〇和(1是否相等;

[0090] 8232. 若相等, 判定外部光线稳定, 并判断红外亮度值 &和15的差值大小是否在 设定的误差范围内;

[0091] 8233. 若不相等, 判定外部光线不稳定, 重新获取红外亮度值 & 和15以及光敏数 值〇和(1。

[0092] 本方案利用了 1尺-0/1切换时没有到预期的位置, 会造成图像画面异常的特点 , 并通过检测感光元件上的红外亮度变化, 来对 :》-〇/1的实际切换状态进行判 断, 能够快速定位由 切换不到位导致的图像异常问题, 并进行再次执行 修复动作或者及时报告使用者, 整个检测过程无需通过新增加额外的硬件, 减 少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提高了用户体验。

[0093]

[0094] 本发明还提出本发明第三是实施例, 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01-〇/1状 态反馈装置, 包括第一读取单元 10、 执行切换单元 20、 第二读取单元 30、 第二 判断单元 40、 第一判断单元 50、 采集单元 60和设定单元 70。

[0095] 第一读取单元 10, 用于读取 !/!切换前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

[0096] 执行切换单元 20, 用于 -^^执行切换动作。 [0097] 第二读取单元 30, 用于读取 IR-CUT切换后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b。

[0098] 第一判断单元 50, 用于判断红外亮度值 a和 b的差值大小是否在设定的误差范围 内; 若是, 判定 IR-CUT切换失败, 发出提醒; 若否, 判定 IR-CUT切换成功。

[0099] 采集单元 60, 用于间隔指定时间, 多次采集同一 IR-CUT状态下感光元件的红 外亮度值。

[0100] 设定单元 70, 用于根据采集到的红外亮度值之间的误差大小 , 设定所述误差范 围。

[0101] 对于第一读取单元 10和第二读取单元 30, IR-CUT双滤镜是指在摄像头镜头组 里内置了一组滤镜, 当镜头外的红外感应点侦测到光线的强弱变化 后, 内置的 I R-CUT自动切换滤镜能够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随 自动切换, 使图像达到最佳 效果。 通过切换不同的滤镜来保证摄像机拍摄达到最 佳效果, 而在相同的外界 环境下, 不同滤镜下感光元件感应到的红外亮度值并不 相同, 所以在 IR-CUT成 功执行切换动作的前后, 感光元件上的红外亮度值存在明显差别。

[0102] 因此, 通过检测 IR-CUT切换前后的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 即可通过判断切 换前后的红外亮度值差值, 获得 IR-CUT是否切换成功。 对应的第一读取单元 10 , 用于在 IR-CUT执行前检测感光元件上的红外亮度值 a, 第二读取单元 30, 用于 在 IR-CUT执行后检测感光元件上的红外亮度值 b。

[0103] 对于第一判断单元 50, 在获取到 IR-CUT切换前后的红外亮度值之后, 将前后 的红外亮度值 a和 b进行比较, 若 IR-CUT切换成功, a与 b的值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 而如果 IR-CUT切换不成功, 前后的红外亮度值 a和 b的值会相等或非常接近, 可以通过判断 a和 b值之间的差值大小, 来判断 IR-CUT切换是否成功。

[0104] 具体的, 由于 IR-CUT和摄像机设备间的差异性, 需要对不同的设备和场景做 检测和采集数据, 例如不同色温亮度或物体远近不同的场景, 会对感光元件的 红外亮度值产生影响。 因为实际应用中, 设备静止不动时, 两次采集红外亮度 值的大小也会有微小的变化, 而成功切换会有大幅度的变化。

[0105] 在实际使用时, 红外亮度值 a和 b的值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误差范围会根据实际 场景和设备变化, 因此需要先收集该设备在对应的场景下的红外 亮度值大小, 在根据不同红外亮度值之间的误差范围来设定 上述用于比较的误差范围。 \¥0 2019/127176 卩(:1' 2017/119217

9

[0106] 对于采集单元 60,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下, 采集相同滤镜下, 不同时间的多个红 外亮度值, 并根据采集到的多个红外亮度值之间的误差, 来设定后续用于进行 前后红外亮度值 & 和15的基础, 提高整个判断过程的准确性。

[0107] 对于设定单元 70, 可以根据收集到的红外亮度值之间的误差大小 来设定误差范 围, 用于作为进行前后红外亮度值 3和15的基础。 具体的, 可以根据红外亮度值之 间的误差大小的平均值、 最大最小值或算数平均值大小来设定误差范围 。

[0108] 如图 5所示, 第一读取单元 10包括第一读取模块 11, 用于同时读取设置在 了外部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值〇

[0109] 如图 6所示, 第二读取单元 30包括第二读取模块 31, 用于同时读取设置在 了外部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值(1。

[0110] 对于第一读取模块 11和第二读取模块 31, 在获取感光元件的红外亮度值的同时 , 也要获取设置在 :》-〇/1外部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值。 因为在读取红外亮度值 时, 超近距离快速运动物体会对光线产生影响, 如果此时 11^(:111^?住了, 但两 次采集数据刚好由于近距离运动物体造成亮度 读值不稳定, 差值很大, 则会误 切换正常。

[0111] 由于 -^^执行切换前后的两次数据采集有时间间隔, 比如间隔为 0.5~1秒, 在这 0.5~1秒之间需要外部光线情况相对稳定才能够 据收到的红外亮度值进行 比较, 准确确定 是否切换成功。 如果此时外部光线前度变化, 不管是因 为近距离物体移动还是灯光本身强度变化, 都会在 没切换成功的情况下 , 得到 切换成功的结论,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 上述的结论是错的。

[0112] 本发明一种基于红外线亮度变化实现 01-〇/1状态反馈装置, 还包括第二判断 单元 40, 用于判断光敏数值(:和(1是否相等; 若相等, 判定外部光线稳定; 若不相 等, 判定外部光线不稳定。

[0113] 对于第二判断单元 40, 设置在 !/!外部的光敏电阻直接接触外部光线, 外 部光线的强度变化会影响的光敏数值, 通过 切换前后的光敏电阻的光敏 数值〇和(1是否相同, 来判断 110/1切换前后的外部光线是否稳定, 简单方便, 而且判断准确。 当 切换前后的光敏电阻的光敏数值 0和(1相同时, 代表 111- 0/1切换前后的外部光线稳定, 此时可以通过第一判断单元 50来判断 \¥0 2019/127176 卩(:1' 2017/119217

10 换前后的红外亮度值 3和15的差值大小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进一步判定:》-〇/1切 换是否成功。

[0114] 如图 7所示, 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摄像机的光敏电阻设 置结构, 使用时外 部光线依次穿过镜头 1, 111-0/12和感光元件 3, 而光敏电阻 4设置在 !/!外部 , 也就是无遮挡的接触外部光线。

[0115] 本方案利用了 !/!切换时没有到预期的位置, 会造成图像画面异常的特点 , 并通过检测感光元件上的红外亮度变化, 来对 :》-〇/1的实际切换状态进行判 断, 能够快速定位由 切换不到位导致的图像异常问题, 并进行再次执行 修复动作或者及时报告使用者, 整个检测过程无需通过新增加额外的硬件, 减 少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提高了用户体验。

[01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 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 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 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发明概述

技术问题

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明的有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