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HIGH-SPEED MOTOR OIL LUBRICATION STRUCTUR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9/100260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high-speed motor oil lubrication structure, comprising a housing (11), a rotating shaft (30) installed in the housing (11), a first bearing (21) and a second bearing (22) installed at the two ends of the rotating shaft (30), a first end cover (13) arranged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bearing (21), and a second end cover (14) arranged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second bearing (22). An oil inlet (27)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end cover (14). The oil inlet (27) is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second bearing (22). An oil supply channel (31) is arranged in the rotating shaft (30). The oil supply channel (31) has a first end (311) and a second end (312) which are opposite to each other. The first end (311) is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first bearing (21), and the second end (312) is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oil inlet (27).

Inventors:
LI CHUNHUI (CN)
ZHONG YUE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7/112348
Publication Date:
May 31, 2019
Filing Date:
November 22, 2017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GUIZHOU WISDOM ENERGY TECH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16N7/26; H02K1/22; H02K9/19
Foreign References:
CN107270083A2017-10-20
CN107795835A2018-03-13
CN207421735U2018-05-29
CN204664370U2015-09-23
JP2017009007A2017-01-12
CN204717316U2015-10-21
JP2014003817A2014-01-09
CN203628217U2014-06-04
DE10250423A12004-05-19
CN205858977U2017-01-0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 & PARTNERS (CN)
Download PDF:
Claims:
\¥0 2019/100260 卩(:17 \2017/112348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包括机壳及安装在所述机壳内的转轴、 安 装在所述转轴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外 侧的第一端盖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外侧的第二端盖, 所述第二端盖 上设有进油口, 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第二轴承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转轴内具有一供油通道, 所述供油通道具有相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轴承, 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进油口连通, 使 得通过进油口注入的润滑油能通过所述供油通道到达所述第一轴承以 对所述第一轴承进行润滑。

[权利要求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润滑 结构包括一甩油盘, 所述甩油盘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端盖 之间, 所述甩油盘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供油通道的第一端连通 以将润滑油从所述供油通道的第一端引导至所述第一轴承进行润滑。

[权利要求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甩油盘 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供油通道 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轴承连通; 所述转轴在所述 供油通道的第一端对应所述第一空腔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径向孔, 所述 径向孔的一端与所述供油通道连通, 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

[权利要求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 盖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转轴的端部, 所述供油 通道的第二端为开口端, 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二轴承和转轴之间形 成一空腔, 所述空腔分别与所述进油口、 所述供油通道的第二端及所 述第二轴承连通。

[权利要求 5]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两 端分别安装有支撑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固定件和支撑所述第二轴承的 第二固定件, 所述第一端盖固定安装至所述第一固定件, 所述第二端 盖固定安装至所述第二固定件, 所述机壳、 第一固定件、 第二固定件 、 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共同形成一密封空间。 \¥0 2019/100260 卩(:17 \2017/112348

[权利要求 6] 如权利要求 1-5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出油口, 以将所述高速电机内的润滑油排出, 所 述第一出油口位于所述机壳对应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

[权利要求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 承与所述第一出油口之间形成一第一出油通道, 以使得对所述第一轴 承进行润滑的润滑油经所述第一出油通道进入所述第一出油口排出, 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一出油口之间形成一第二出油通道, 以使得至 少部分对所述第二轴承进行润滑的润滑油经所述第二出油通道进入所 述第一出油口排出。

[权利要求 8]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出 油通道包括第二出油口和连接通道, 所述第二出油口与所述机壳内部 空间连通并形成于所述机壳对应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 所述连接通道 形成于所述机壳的壁部内并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至所述第一出油口。

[权利要求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出 油口贯穿所述机壳的壁部, 所述第二出油口的位于所述机壳壁外侧的 一端被封住, 使得进入所述第二出油口的润滑油只能经由所述连接通 道流向所述第一出油口。

[权利要求 10]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 盖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设有气孔, 用于向所述密封空间内注射空气。

Description:
\¥0 2019/100260 卩(:17 \2017/112348

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油润滑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有 30%~60%的能源消耗于克服能量传递过程中的摩 力上, 80%的机器 零部件损坏是磨损引起的, 而在发生的设备事故中, 因润滑不良所引起的约占 7 0%, 因此, 正确、 合理的润滑系统是尤为重要的, 特别是对于电机。 高速电机 一般转速可达 20000-1000001·!)!!!, 旋转不平衡, 负荷变化大, 高速电机一般采用 钢珠或滑动轴承, 供油润滑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多个供油口 结构, 导致结构复杂。 而且, 高速电机运行产生大量热量, 如何对电机内部进 行冷却也是一大挑战。 现有技术中有采用额外的冷却结构的做法, 但这种做法 增加了设计、 制造和材料成本。

技术问题

[0003]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其简化了轴承润滑结构, 还 能起到冷却电机的作用。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4]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包括机壳及安装在所述机壳内的转轴、 安装在所述转轴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以 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外侧的第 一端盖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外侧的第二端盖 , 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进油口, 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第二轴承连通, 所述转轴内具有一供油通道, 所述供油通道 具有相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轴承, 所述第二端与 所述进油口连通, 使得通过进油口注入的润滑油能通过所述供油 通道到达所述 第一轴承以对所述第一轴承进行润滑。

[0005] 在一实施例中, 所述油润滑结构包括一甩油盘, 所述甩油盘设置在所述第一轴 承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 所述甩油盘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供油通 道的第 \¥0 2019/100260 卩(:17 \2017/112348 一端连通以将润滑油从所述供油通道的第一端 引导至所述第一轴承进行润滑。

[0006] 在一实施例中, 所述甩油盘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 腔, 所述第一空 腔与所述供油通道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轴承连通; 所述转 轴在所述供油通道的第一端对应所述第一空腔 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径向孔, 所述 径向孔的一端与所述供油通道连通, 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

[0007] 在一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端盖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转轴 的端部, 所述供油通道的第二端为开口端, 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二轴承和转 轴之间形成一空腔, 所述空腔分别与所述进油口、 所述供油通道的第二端及所 述第二轴承连通。

[0008] 在一实施例中, 所述机壳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所述第一轴承的 第一固定件和支 撑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二固定件, 所述第一端盖固定安装至所述第一固定件, 所 述第二端盖固定安装至所述第二固定件, 所述机壳、 第一固定件、 第二固定件 、 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共同形成一密封空间。

[0009] 在一实施例中, 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出油口, 以将所述高速电机内的润滑油排 出, 所述第一出油口位于所述机壳对应所述第一轴 承的一端。

[0010] 在一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出油口之间形成一第 一出油通道, 以 使得对所述第一轴承进行润滑的润滑油经所述 第一出油通道进入所述第一出油 口排出, 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一出油口之间形成一第 二出油通道, 以使得至 少部分对所述第二轴承进行润滑的润滑油经所 述第二出油通道进入所述第一出 油口排出。

[0011] 在一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出油通道包括第二出油口和连接通道 , 所述第二出油 口与所述机壳内部空间连通并形成于所述机壳 对应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 所述 连接通道形成于所述机壳的壁部内并连通所述 第二出油口至所述第一出油口。

[0012] 在一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出油口贯穿所述机壳的壁部, 所述第二出油口的位于 所述机壳壁外侧的一端被封住, 使得进入所述第二出油口的润滑油只能经由所 述连接通道流向所述第一出油口。

[0013] 在一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设有气孔, 用于向所述密封空 间内注射空气。 \¥0 2019/100260 卩(:17 \2017/112348

[0014]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15]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简化了高速电机轴承润滑 结构, 在转子做空心结构, 可通油、 供油, 从一端供给润滑油, 能润滑前后轴 承, 油通过转子中心又可以吸热, 还起了冷却电机的作用, 并且空心结构减小 了转子的转动惯量, 提高电机的稳定性。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16] 图 1是电机油润滑结构示意图。

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17]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 应该理解的是, 本发明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 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 本发明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 而且, 应 当理解, 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 不应作限定性解释。 本 文所使用的“包括”、 “包含”、 “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 项、 其 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 特别是, 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 本发明并不限定该元 件的数量为一个, 也可以包括多个。

[0018] 如图 1所示, 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包括机壳 11、 第一端盖 13、 第二端盖 14、 第 一固定件 15和第二固定件 16。 第一固定件 15和第二固定件 16分别固定在机壳 11 两端, 第一端盖 13固定在第一固定件 15外端面上, 第二端盖 14固定在第二固定 件 16外端面上, 从而使机壳 11、 第一端盖 13、 第二端盖 14、 第一固定件 15以及 第二固定件 16共同形成一密封空间。 电机的转子和定子均设置于该密闭空间中

[0019] 定子包括固定在壳体 11内壁的定子绕组 18。 转子包括转轴 30和固定在转轴 30上 的永磁体 17, 如此, 永磁体 17与转轴 30—起转动。 其中, 永磁体 17与定子绕组 1 8正对, 两者之间形成一气隙, 以允许两者相对旋转。 \¥0 2019/100260 卩(:17 \2017/112348

[0020] 转轴 30两端分别被第一轴承 21和第二轴承 22可转动地支撑。 第一轴承 21被第一 固定件 15定位, 并与第一端盖 13在轴向上对应。 第二轴承 22被第二固定件 16对 应, 并与第二端盖 14在轴向上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轴承 21和第二轴承 22 为滚珠轴承, 这仅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 第一轴承 2 1和第二轴承 22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轴承, 例如滑动轴承, 本发明对轴承的具体 类型不作限定, 只要能对转轴 30提供稳定的转动支撑即可。

[0021] 在本实施例中, 转轴 30为空心轴, 其内具有供油通道 31, 供油通道 31具有相反 的第一端 311和第二端 312, 第一端 311上设置有轴孔 32, 第一端 311通过轴孔 32 与第一轴承 21连通, 第二端 312为开口端, 第二端盖 14与第二轴承 22和转轴 30之 间形成一空腔 25 , 在第二端盖 14上设置有进油口 27 , 进油口 27由空腔 25与第二 轴承 22和第二端 312连通, 从而使得润滑油通过进油口 27直喷进入空腔 25先润滑 第二轴承 22, 润滑油同时由空腔 25进入第二端 312, 经过转轴 30内的供油通道 31 到达第一端 311, 通过轴孔 32进入第一轴承从而润滑第一轴承 21, 而且在润滑油 经过供油通道 31时, 还能带走电机转子内的热量, 起到冷却的效果。 另外, 设 置空心轴还可以降低转轴的转动惯量, 提高转动稳定性。

[0022] 更具体的, 油润滑结构包括甩油盘 33 , 其设置在第一轴承 21和第一端盖 13之间 , 该甩油盘 33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空腔 331和第二空腔 332, 轴孔 32设置在第一 端 311对应第一空腔 331的位置, 轴孔 32沿转轴 30的径向延伸贯通转轴 30的轴壁 , 第一空腔 331通过轴孔 32与供油通道 31的第一端 311连通, 第二空腔 332与第一 轴承 21连通, 在电机运行时, 由于转轴 30高速旋转, 其中的润滑油甩出到甩油 盘 33的第一空腔 331, 由于第一空腔 331与第二空腔 332连通, 润滑油输送到第二 空腔 332, 进而润滑第一轴承 21。

[0023] 在本实施例中, 机壳 11上设有用于排出润滑油的第一出油口 41, 第一出油口 41 位于机壳 11上靠近第一轴承 21的一端, 并与机壳 11内的密封空间连通。 更具体 的, 第一出油口 41设置在机壳 11的底侧, 以使润滑油润滑第一轴承 21后在重力 作用下由第一出油口 41排出, 并带走热量。

[0024] 第一轴承 31与第一出油口 41之间形成一第一出油通道 45, 以使得第一轴承 21上 的润滑油经第一出油通道 45进入第一出油口 41排出。 第一出油通道 45的一部分 \¥0 2019/100260 卩(:17 \2017/112348 设置在第一固定件 15中, 即第一固定件 15中设置有作为第一出油通道 45—部分 的一个或多个流道部 49。 第二轴承 22与第一出油口 41之间形成一第二出油通道 4 6 , 可使至少部分对第二轴承 22进行润滑的润滑油经第二出油通道 46进入第一出 油口 41排出。

[0025] 在本实施例中, 第二出油通道 46包括第二出油口 42和连接通道 48。 第二出油口 42位于机壳 11底侧靠近第二轴承 22的一端, 与机壳 11内的密闭空间连通。 连接 通道 48形成于机壳 11壁部内并连通第二出油口 42至所述第一出油口 41 第二出 油通道 46的一部分还可设置在第二固定件 16中, 即第二固定件 16中设置有作为 第二出油通道 46的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流道部 47。 润滑油对第一轴承 21润滑后 可经第一出油通道 45进入第一出油口 41排出。 润滑油对第二轴承 22润滑后, 可 经第二出油口 42和连接通道 48进入第一出油口 41排出。

[0026] 在所示实施例中, 第二出油口 42沿径向贯穿机壳 11的壁部, 连接通道 48沿轴向 在机壳 11的壁部内延伸并连通第二出油口 42至第一出油口 41。 在使用时, 可将 第二出油口 42的位于机壳 11壁部外侧的一端 43封住 (例如利用塞子封住) , 使 得进入第二出油口 42的润滑油只能经连接通道 48流向第一出油口 41 从第一出 油口 41排出。 电机运行时, 定子线圈 18会产生大量热传导至机壳 11上, 润滑油 在机壳 11内部流动, 也可以将机壳 11的热量带走, 从而对定子线圈 18进行散热

[0027] 在其他实施例中, 也可以不封住第二出油口 42的位于机壳 11壁部外侧的一端 43 。 如此, 进入第二出油口 42的润滑油可直径经第二出油口 42排出, 而不需要流 至第一出油口 42或者仅部分流至第一出油口 42。 但是, 封住此第二出油口 42的 优点在于, 封住之后就只有一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 润滑油只能通过两条路 径 (供油通道 /第一出油通道, 以及第二出油通道) 到达唯一的出油口, 电机的 位于第二轴承 22的这一端的润滑油不能立即从外端被封住的 二出油口 42排出 , 而必须经由相对狭长的连接通道 48行进至第一出油口 41, 其一方面可有利地 带走定子线圈的热量, 同时, 狭长的行进路径也会增加其行进阻力, 因此经由 空心轴到达第一轴承 21的润滑油的量会相对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一条路径 阻力增加, 另一条路径的阻力则会相对降低, 因此更多的润滑油会走阻力降低 \¥0 2019/100260 卩(:17 \2017/112348 的那条路径) 。

[0028] 在本实施例中, 第二端盖 14上还设有气孔, 空气可经气孔进入密闭空间中, 使 得密闭空间和外界产生空气流动, 带出密闭空间内的热量。

[0029] 综上所述, 本文提供了一种高速电机油润滑结构, 简化结构, 通过空心轴输送 润滑油, 仅需一个进油口即可润滑前后轴承, 还能冷却电机内部温度, 并减小 转子的转动惯量, 提高稳定性, 获得更高的运转精度。

[0030]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 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 所公 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 的。 因此, 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所 附的权利要求, 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 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 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 求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