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CYCLONE DUST COLLECTOR OF DRY AND WET ROAD SWEEPE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8/090919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cyclone dust collector of a dry and wet road sweeper, comprising a left cyclone cylinder (4), a right cyclone cylinder (13) and a dust collection box (17). A left inner cylinder body (5) and a right inner cylinder body (12) are arranged inside of the left cyclone cylinder (4) and the right cyclone cylinder (13) respectively; shutter type air outlets (7) are uniformly formed on circumferential surfaces of the left inner cylinder body (5) and the right inner cylinder body (12); a left air outlet pipe (8) and a right air outlet pipe (9) are arranged on the left cyclone cylinder (4) and the right cyclone cylinder (13) respectively; an outlet (1) of the left air outlet pipe (8) is located at an outer side of the left cyclone cylinder (4), and an inlet (19) of the left air outlet pipe (8) is located inside of the left inner cylinder body (5); an outlet (16) of the right air outlet pipe (9) is located at an outer side of the right cyclone cylinder (13), and an inlet (20) of the right air outlet pipe (9) is located inside of the right inner cylinder body (12); an outlet of a left air inlet pipe (2) is located on the left inner cylinder body (5), and an inlet of the left air inlet pipe (2) is located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left cyclone cylinder (4); an outlet of a right air inlet pipe (15) is located on the right inner cylinder body (12), and an inlet of the right air inlet pipe (15) is located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right cyclone cylinder (13); air doors (3, 14) are arranged on the left air inlet pipe (2) and the right air inlet pipe (15) respectively; and spiral flow guide plates (A6, B11) are arranged on inner surfaces of the left inner cylinder body (5) and the right inner cylinder body (12) respectively. The cyclone dust collector of a dry and wet road sweeper may increase quantity of air inlet and is highly efficient in removing dust.

Inventors:
JI MINGYE (CN)
WANG DICHENG (CN)
SUN HONGLIANG (CN)
CHEN JU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7/111008
Publication Date:
May 24, 2018
Filing Date:
November 15, 2017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JINGSU YUEDA SPECIAL VEHICLE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E01H1/08; B04C5/103; B04C5/24
Foreign References:
CN206334769U2017-07-18
CN201574370U2010-09-08
CN201037241Y2008-03-19
CN2412031Y2000-12-27
JP2007091179A2007-04-12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 其特征在于: 含有左旋风筒、 右旋 风筒、 集灰箱, 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对称卧置在集灰箱上, 且左旋风 筒和右旋风筒下部分位于集灰箱内, 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的下部分上 分别设有一个幵口, 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的内部分别设有左内筒体和 右内筒体, 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百叶窗式出风 口, 左出风管和右出风管分别设置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上, 左出风管 的出口位于左旋风筒的外侧、 左出风管的进口位于左内筒体的内部, 右出风管的出口位于右旋风筒的外侧、 右出风管的进口位于右内筒体 的内部, 左进风管的出口位于左内筒体上、 左进风管的进口位于左旋 风筒的外侧, 右进风管的出口位于右内筒体上、 右进风管的进口位于 右旋风筒的外侧, 左进风管和右进风管上分别设有风门, 左内筒体的 内表面和右内筒体的内表面分别设有螺旋导向流板。

[权利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的百叶窗式出风口 为 6-12个。

[权利要求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的百叶窗式出风口 为一边向外侧伸展、 另一边向内侧伸展的长槽孔结构, 所述长槽孔在 长度方向上与轴向的角度为 10-30度。

Description:
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 特别是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 含有旋风除尘器, 旋风除尘器设置在箱体内部的 前部, 旋风除尘器含有集灰箱和旋风筒, 集尘箱包括卸灰门, 旋风筒位于集尘 箱的上部, 旋风筒的上端口设有出风管, 旋风筒的下端口为出灰口, 旋风筒的 侧面设有进风管, 旋风筒的出灰口与集尘箱相通连。 由于上述旋风除尘器的进 风量小、 除尘效率低, 因此难以满足上述扫路车对灰尘量大的路面的 清扫要求 技术问题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湿两用 扫路车旋风除尘器, 该旋风除尘 器的进风量大, 除尘效率高, 能够满足扫路车对灰尘量大的路面的清扫要求 。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 含有左旋风筒 、 右旋风筒、 集灰箱, 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对称卧置在集灰箱上, 且左旋风筒 和右旋风筒下部分位于集灰箱内, 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的下部分上分别设有一 个幵口, 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的内部分别设有左内筒体 和右内筒体, 左内筒体 和右内筒体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百叶窗式出 风口, 左出风管和右出风管分别 设置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上, 左出风管的出口位于左旋风筒的外侧、 左出风管 的进口位于左内筒体的内部, 右出风管的出口位于右旋风筒的外侧、 右出风管 的进口位于右内筒体的内部, 左进风管的出口位于左内筒体上、 左进风管的进 口位于左旋风筒的外侧, 右进风管的出口位于右内筒体上、 右进风管的进口位 于右旋风筒的外侧, 左进风管和右进风管上分别设有风门, 左内筒体的内表面 和右内筒体的内表面分别设有螺旋导向流板。 [0005] 所述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 有的百叶窗式出风口为 6-12个。

[0006] 所述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 有的百叶窗式出风口为一边向外 侧伸展、 另一边向内侧伸展的长槽孔结构, 所述长槽孔在长度方向上与轴向的 角度为 10-30度。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07] 在上述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中, 由于左进风管和右进风管与现有技术一 个进风管相比, 进风量大增, 左内筒体的内表面和右内筒体的内表面分别设 有 螺旋导向流板, 使旋风分离粉尘的效率大大提高, 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的周面 上分别均布设有的百叶窗式出风口, 便于分离的粉尘分别进入左外筒体和右外 筒体内顺利落入到集灰箱内。 从上可以看出, 上述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 进风量大, 除尘效率高, 能够满足扫路车对灰尘量大的路面的清扫要求 。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08] 图 1是本发明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的结构 意图;

[0009] 图 2是图 1的左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实施该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0010] 在此处键入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描述段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11] [0008]图 1和图 2中, 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 含有左旋风筒 4、 右旋 风筒 13、 集灰箱 17, 左旋风筒 4和右旋风筒 13对称卧置在集灰箱 17上, 且左旋风 筒 4和右旋风筒 13下部分位于集灰箱 17内。 左旋风筒 4和右旋风筒 13的下部分上 分别设有一个幵口 18。 左旋风筒 4和右旋风筒 13的内部分别设有左内筒体 5和右 内筒体 12, 左内筒体 5和右内筒体 12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百叶窗式出风口, 即 左内筒体 5的周面上均布设有左百叶窗式出风口 7, 右内筒体 12的周面上均布设 有右百叶窗式出风口 10。 左出风管 8和右出风管 9分别设置左旋风筒 4和右旋风筒 13上, 左出风管的出口 1位于左旋风筒 4的外侧、 左出风管的进口 19位于左内筒 体 5的内部。 右出风管的出口 16位于右旋风筒 13的外侧、 右出风管的进口 20位于 右内筒体 12的内部。 左进风管 2的出口位于左内筒体 5上、 左进风管 2的进口位于 左旋风筒 4的外侧。 右进风管 15的出口位于右内筒体 12上、 右进风管 15的进口位 于右旋风筒 13的外侧。 左进风管 2和右进风管 15上分别设有风门, 即左进风管 2 设有左风门 3, 右进风管 15上设有右 14风门。 左内筒体 5的内表面和右内筒体 12 的内表面分别设有螺旋导向流板, 即左内筒体 5的内表面设有螺旋导向流板 A6, 右内筒体 12的内表面分别设有螺旋导向流板 B 11, 螺旋导向流板 A6和螺旋导向流 板 B 11结构相同。

[0012] 为了取得更好的除尘效率, 所述左内筒体 5和右内筒体 12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 有的百叶窗式出风口为 6-12个。

[0013] 为了便于生产、 降低成本, 所述左内筒体 5和右内筒体 12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 有的百叶窗式出风口为一边向外侧伸展、 另一边向内侧伸展的长槽孔结构, 所 述长槽孔在长度方向上与轴向的角度为 10-30度。

[0014] 作业吋, 含尘气体从左进风管 2和右进风管 15分别进入左内筒体 5和右内筒体 12 内, 左内筒体 5和右内筒体 12内的含尘气体分别在螺旋导向板 A6和螺旋导向板 B1 1的作用下, 分别在左内筒体 5和右内筒体 12内作螺旋运动, 一方面含尘气体分 别与螺旋导向板 A6和螺旋导向板 B11碰撞, 流速降低, 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 另 一方面含尘气体分别在左内筒体 5和右内筒体 12内作螺旋运动吋, 含尘气体分别 从左内筒体 5和右内筒体 12的周面上设有的百叶窗式出风口流出, 碰撞到左旋风 筒 4和右旋风筒 13的内表面, 失去动能, 灰尘分别沿左旋风筒 4和右旋风筒 13的 内表面下落到集灰箱 17内。 除尘后的气体分别从左出风管 8和右出风管 9排出。

[0015] 在上述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中, 由于左进风管 2和右进风管 15与现有技 术一个进风管相比, 进风量大增, 左内筒体 5的内表面和右内筒体 12的内表面分 别设有螺旋导向流板, 使旋风分离粉尘的效率大大提高, 左内筒体 5和右内筒体 12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的百叶窗式出风口, 便于分离的粉尘分别进入左外筒 体 5和右外筒体 9内顺利落入到集灰箱 17内。 从上可以看出, 上述干湿两用扫路 车旋风除尘器进风量大, 除尘效率高, 能够满足扫路车对灰尘量大的路面的清 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