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BELL AND SPIGOT TYPE PIPING JOINT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44002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 bell and spigot type piping joint, comprising a bell (1) and a spigot (2), wherein an end of the bell (1) extends radially inwards to form an annular wall part (11), the outer wall at the near end of the spigot (2) is provided with a spigot solder ring (21), a blocking piece device (3)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bell (1) and the spigot (2), the blocking piece device (3) comprises a front blocking piece (31) and a rear blocking piece (32), the front end of the front blocking piece (31) is a front abutting end (311) and the rear end is a front fitting end (312), a first and a second front fitting face (313, 314) are provided on the front fitting end (312),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rear blocking piece (32) is a rear abutting end (321) and the front end is a rear fitting end (322), a first and a second rear fitting face (323, 324) are provided on the rear fitting end (322). Several front and rear blocking pieces (31, 32) arranged alternately form a ring shape, wherein the front abutting ends (311) of several front blocking pieces (31) abut against the annular wall part (11) of the bell (1), and the rear abutting ends (321) of several rear blocking pieces (32) abut against a spigot solder ring (21) of the spigot (2). The first and second front fitting faces (313, 314) of each front blocking piece (31) respectively closely fit with the second and first rear fitting faces (324, 323) of the rear blocking pieces (32) on both sides. The bell and spigot type piping joint can simplify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reduce manufacturing costs and increase bearing strength.

Inventors:
ZHANG TONGBO (CN)
LI JUN (CN)
XU JUN (CN)
LIU JUNFENG (CN)
DONG JIANZHONG (CN)
ZHAO FUEN (CN)
LIU ZHILI (CN)
WANG YUNFENG (CN)
KONG GUOBIN (CN)
JIA QINGBO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86359
Publication Date:
March 27, 2014
Filing Date:
December 11,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16L21/03; F16L21/08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297297A2011-12-28
CN202914936U2013-05-01
CN101506567A2009-08-12
CN101718377A2010-06-02
US4606559A1986-08-19
CN102297297A2011-12-28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749803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SHUANGSHOU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T LTD. (CN)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 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 包括承口 (1 )、 插口 (2), 承口 (1 ) 的端部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环 形壁部 (11 ), 插口 (2)靠近端部处外壁设有插口焊环 (21 ), 承口 (1 )和插口 (2)之 间设有挡块装置(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块装置(3)包括若干前挡块(31 )、若干后挡 块(32), 所述前挡块 (31 ) 的前端为前抵靠端 (311 ), 后端为自前向后凸出的前贴合端

(312),前贴合端(312)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3、 314),后挡块(32) 的后端为后抵靠端 (321), 前端为自后向前凸出的后贴合端(322), 后贴合端(322)上 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 第二后贴合面(323、 324), 第一前贴合面(313)与第二后贴合面

(324)相互平行, 第二前贴合面 (314) 与第一后贴合面(323)相互平行, 若干个前、 后挡块(31、 32)交替设置形成环状, 并且若干个前挡块(31 ) 的前抵靠端 (311 )抵靠 在承口(1 )的环形壁部(11 )上,若干个后挡块(32)的后抵靠端(321 )抵靠在插口(2) 的插口悍环(21 )上, 每个前挡块(31 )上的第一、 第二前贴合面(313、 314)分别与两 侧的后挡块(32)上的第二、 第一后贴合面 (324、 323)相互紧密贴合。

、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前贴合面(313)与第二后 贴合面(324)及第二前贴合面(314) 与第一后贴合面 (323)均为倾斜面, 并且所述各 倾斜面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 Θ均为 9° -60° 。

、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3、 314) 上分别设有第一、 第二凸台 (315、 316), 第一、 第二后贴合面 (323、 324)上分别设有 第一、 第二凸棱(325、 326), 所述第一凸棱(325)卡固在第二凸台 (316)上, 第二凸 棱(326)卡固在第一凸台 (315)上。

、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挡块(31 )的前抵靠端(311 ) 与外表面之间设有过渡圆弧 (318), 前挡块(31 ) 的前抵靠端 (311 )与内表面之间设有 过渡斜面(319), 所述过渡斜面 (319) 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 α为 20° -70° 。

、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挡块(32)上设有自后贴合端

(322) 向内端面倾斜的第一、 第二过渡斜面(327、 328)。

、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3、 314) 所在平面与前抵靠端(311 )所在平面的夹角 Ρ均为 20° -60° , 所述第一、 第二后贴合 替换页 (细则第 26条) 面(323、 324)所在平面与后抵靠端 (321)所在平面的夹角为 ω均为 20。 -60 。

、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后挡块(32)与承口 (1) 的内壁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挡块支撑圈 (33), 所述挡块支撑圈 (33) 由弹性材料制成, 所 述后挡块(32) 的后抵靠端 (321)上设有固定孔 (320), 所述挡块支撑圈 (33)前端面 设有固定凸块(331),每个挡块支撑圈(33)的固定凸块(331)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32) 的固定孔(320) 内, 若干个挡块支撑圈 (33)形成封闭环, 所述封闭环的外径大于所述 承口 (1) 的内径。

、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环的外径最大为所述承口( 1 ) 的内径的 1.03倍。

、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凸块(331) 的上、 下表面 均为自后向前倾斜的倾斜面, 该倾斜面与铸管轴线的夹角 α '为 3度。

0、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挡块支撑圈(33)上沿 铸管周向的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凹槽(332), 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凸块(333), 一个挡块支 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凸块分别设于相邻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凹槽内。

1、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块支撑圈 (33) 的后端 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突起(334)。

、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块支撑圈 (33) 的前端 面上设有凹槽(335), 凹槽(335)沿挡块支撑圈 (33) 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位于固定凸 块 (331) 的上方。

、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挡块(32)与承口 (1) 的内壁之间设有一个环状挡块支撑圈,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后挡块

(32) 的后抵靠端 (321)上设有固定孔 (320), 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前端面间隔设有若 干个固定凸块, 每个固定凸块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32) 的固定孔(320) 内, 所述环状 挡块支撑圈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承口 (1) 的内径。

、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的外径最 大为所述承口 (1) 的内径的 1.03倍。

替换页 (细则第 26条)

Description:
承插式管道接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锚固结构的承插式管道接口 背景技术

具有锚固结构的承插式管道接口结构简单, 安装方便, 在市政工程、 输油输气等领域有 广泛的应用, 其中锚固结构为挡块的承插式管道接口更是受 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这种接口一 般包括承口和插口, 在插口上设置挡环, 将插口插入承口中后, 插入挡块, 通过挡块将插口 锚固在承口中。如中国专利文献 CN102297297A公开了一种具有锚定结构的承插式管 道接口, 该管道接口在承口上开有挡块安装孔, 挡块从挡块安装孔放入承口内, 在承口上开设挡块安 装孔, 不仅使管道的制造工艺复杂, 导致制造成本提高, 而且, 挡块安装孔还对承口有割裂 作用, 导致承口的承载强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可以简化制造工艺、 降低制造成本, 并且 提高承载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 包括承口、插口, 承口的端部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环形壁部, 插口靠近端部处外壁设有插口焊环, 承口和插口之 间设有挡块装置, 所述挡块装置包括若干前挡块、 若干后挡块, 所述前挡块的前端为前抵靠 端, 后端为自前向后凸出的前贴合端, 前贴合端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 第二前贴合面, 后 挡块的后端为后抵靠端,前端为自后向前凸出 的后贴合端,后贴合端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 、 第二后贴合面, 第一前贴合面与第二后贴合面相互平行, 第二前贴合面与第一后贴合面相互 平行, 若干个前、 后挡块交替设置形成环状, 并且若干个前挡块的前抵靠端抵靠在承口的环 形壁部上, 若干个后挡块的后抵靠端抵靠在插口的插口悍 环上, 每个前挡块上的第一、 第二 前贴合面分别与两侧的后挡块上的第二、 第一后贴合面相互紧密贴合。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中, 所述第一前贴合面与第二后贴合面及第二前贴 合面与第 一后贴合面均为倾斜面, 并且所述各倾斜面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 Θ均为 9 ° -60° 。 替换页 (细则第 26条)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中, 所述第一、 第二前贴合面上分别设有第一、 第二凸台, 第一、 第二后贴合面上分别设有第一、 第二凸棱, 所述第一凸棱卡固在第二凸台上, 第二凸 棱卡固在第一凸台上。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中, 所述前挡块的前抵靠端与外表面之间设有过渡 圆弧, 前 挡块的前抵靠端与内表面之间设有过渡斜面, 所述过渡斜面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 α为 20° -70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中, 所述后挡块上设有自后贴合端向内端面倾斜的 第一、 第 二过渡斜面。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中, 所述第一、 第二前贴合面所在平面与前抵靠端所在平面 的夹角 β均为 20° -60° ,所述第一、第二后贴合面所在平面与后抵靠 端所在平面的夹角为 ω 均为 20。 -60° 。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中, 所述每个后挡块与承口的内壁之间分别设有一 个挡块支 撑圈, 所述挡块支撑圈由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后挡块的后抵靠端上设有固定孔, 所述挡块支 撑圈前端面设有固定凸块, 每个挡块支撑圈的固定凸块分别设于一个后挡 块的固定孔内, 若 干个挡块支撑圈形成封闭环, 所述封闭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承口的内径。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中, 所述封闭环的外径最大为所述承口的内径的 1. 03倍。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中,所述固定凸块的上、下表面均为自后向 前倾斜的倾斜面, 该倾斜面与铸管轴线的夹角 α '为 3度。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中, 所述每个挡块支撑圈上沿铸管周向的一端设有 两个连接 凹槽, 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凸块, 一个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凸块分别设于相 邻挡块支撑 圈上的两个连接凹槽内。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中, 所述挡块支撑圈的后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突 起。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 其中, 所述挡块支撑圈的前端面上设有凹槽, 凹槽沿挡块支撑 圈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位于固定凸块的上方。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后挡块与 承口的内壁之间设有一个环状挡块支撑圈, 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由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后挡块的后抵靠端上设有固定孔, 所述环状挡块 支撑圈前端面间隔设有若干个固定凸块, 每个固定凸块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的固定孔内 , 所 述环状挡块支撑圈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承口 的内径。 替换页 (细则第 26条)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环状挡块 支撑圈的外径最大为所述承口的内径的 1. 03 倍。

采用上述方案后,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由于在承口内设有前、 后挡块, 前、 后挡块相 互贴合并且可沿贴合面相对运动, 因此避免了在承口部位开设挡块安装孔,简化 了制造工艺、 降低制造成本, 并且使承口的承载强度提高。

另外, 由于第一前贴合面与第二后贴合面及第二前贴 合面与第一后贴合面均为相互平行 的倾斜面, 因此在插口插入承口内的过程中, 插口焊环对后挡块的作用力产生使前挡块向承 口的环形壁部抵靠的分力, 使前挡块与承口内壁紧密贴合; 后挡块上的第一、 第二过渡斜面 使插口焊环更容易通过; 第一凸棱卡固在第二凸台上, 第二凸棱卡固在第一凸台上, 使管道 接口连接更稳定。

前挡块的前抵靠端与外表面之间设有过渡圆弧 , 防止因应力集中对管道造成损坏, 前挡 块的前抵靠端与内表面之间设有过渡斜面, 便于插口插入。

前挡块的第一、第二前贴合面所在平面与前抵 靠端所在平面的夹角 β为 20° -60° ,后挡 块的第一、第二后贴合面所在平面与后抵靠端 所在平面的夹角为 ω为 20° -60° ,可以使接口 偏转时挡块通过位置移动能充分适应间隙的变 化, 保证每一个挡块都处在工作状态。

还有, 承口内还设有挡块支撑圈, 保证在插口置入承口内之前, 前、 后挡块已固定在承 口内, 并且在挡块支撑圈的作用下, 使后挡块与插口外壁紧密贴合。

挡块支撑圈上固定凸块的上、 下表面均为倾斜面, 使固定凸块变形更容易, 挡块支撑圈 的后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突起, 使整个挡块支撑圈变形更容易, 便于插口焊环通过; 每个 挡块支撑圈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凹槽, 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凸块, 一个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 接凸块分别设于相邻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 凹槽内, 使管道接口连接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的左视图;

图 2是图 1的 Β-Β向剖视图;

图 3是图 2中 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 4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挡块装置的排列 ;

图 5是图 4的 A- Α向剖视图; 替换页 (细则第 26条) 图 6是图 5中 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 7a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前挡块的立体图

图 7b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前挡块的俯视图

图 7c是图 7b的 A-A向剖视图;

图 8a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后挡块的立体图

图 8b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后挡块的俯视图

图 8c是图 8b的 A- A向剖视图;

图 9a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挡块支撑圈的立 图;

图 9b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挡块支撑圈的俯 图;

图 9c是图%的 A-A向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 。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2、 3所示, 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 包括承口 1、 插口 2, 承口 1的端部径向向内延 伸形成环形壁部 11,插口 2靠近端部处外壁设有插口焊环 21,承口 1和插口 2之间设有挡块装置 3, 挡块装置 3包括前挡块 31、 后挡块 32, 如图 7a、 7b所示, 前挡块 31的前端为前抵靠端 311, 后端为自前向后凸出的前贴合端 312,前贴合端 312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第二前贴合面 313、 314, 前挡块 31中部设有通孔 317, 如图 8a所示, 后挡块 32的后端为后抵靠端 321, 前端为自后 向前凸出的后贴合端 322, 后贴合端 322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 第二后贴合面 323、 324, 第 一前贴合面 313与第二后贴合面 324相互平行,第二前贴合面 314与第一后贴合面 323相互平行, 如图 4、 5、 6所示, 若干个前、 后挡块 31、 32交替设置形成环状, 并且若干个前挡块 31的前抵 靠端 311抵靠在承口 1的环形壁部 11上, 若干个后挡块 32的后抵靠端 321抵靠在插口 2的插口焊 环 21上, 每个前挡块 31上的第一、 第二前贴合面 313、 314分别与两侧的后挡块 32上的第二、 第一后贴合面 324、 323相互紧密贴合, 如图 3、 图 6、 图 7c所示, 前挡块 31的前抵靠端 311与外 表面之间设有过渡圆弧 318,前挡块 31的前抵靠端 311与内表面之间设有过渡斜面 319,过渡斜 面 319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 α为 20。 -70° ,如图 7a、图 8a所示,第一、第二前贴合面 313、 314 所在平面与前抵靠端 311所在平面的夹角 β均为 20。 -60° , 第一、 第二后贴合面 323、 324所 在平面与后抵靠端 321所在平面的夹角为 ω均为 20° -60° 。

如图 7a、图 8a、 8c所示, 第一前贴合面 313与第二后贴合面 324及第二前贴合面 314与第一 替换页 (细则第 26条) 后贴合面 323均为相互平行的倾斜面,并且各倾斜面与铸 管横截面的夹角 Θ均为 9° -60° 。第 ―、 第二前贴合面 313、 314上分别设有第一、 第二凸台 315、 316, 第一、 第二后贴合面 323、 324上分别设有第一、 第二凸棱 325、 326, 第一凸棱 325卡固在第二凸台 316上, 如图 6所示, 第二凸棱 326卡固在第一凸台 315上。

如图 6及图 8b、 图 8c所示, 后挡块 32上设有自后贴合端 322向内端面倾斜的第一、 第二过 渡斜面 327、 328。

如图 2、 图 4、 图 5、 图 6所示, 每个后挡块 32与承口 1的内壁之间还分别设有一个挡块支撑 圈 33,挡块支撑圈 33由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后挡块 32的后抵靠端 321上设有固定孔 320, 如图 9a、 图 9b、 图 9c所示, 挡块支撑圈 33前端面设有固定凸块 331, 每个挡块支撑圈 33的固定 凸块 331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 32的固定孔 320内, 若干个挡块支撑圈 33形成封闭环, 封闭环的 外径大于或等于承口 1的内径, 封闭环外径的最大值为承口 1内径的 1. 03倍。

如图 9c所示, 固定凸块 331的上、下表面均为自后向前倾斜的倾斜面, 该倾斜面与铸管轴 线的夹角 α,为 3度, 如图 9b所示, 每个挡块支撑圈 33上沿铸管周向的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凹槽 332, 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凸块 333, 一个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凸块分别设于相 邻挡块支 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凹槽内, 如图 9a、 图 9c所示, 挡块支撑圈 33的后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突 起 334,挡块支撑圈 33的前端面上设有凹槽 335, 凹槽 335沿挡块支撑圈 33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 位于固定凸块 331的上方。

上述若干个形成封闭环状的挡块支撑圈 33还可由一个环状挡块支撑圈代替, 环状挡块支 撑圈由弹性材料制成, 环状挡块支撑圈前端面间隔设有若干个固定凸 块, 每个固定凸块分别 设于一个后挡块 32的固定孔 320内, 环状挡块支撑圈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承口 1的内径, 环状挡 块支撑圈外径的最大值为承口 1内径的 1. 03倍。

安装时, 先将前、后挡块 31、 32及挡块支撑圈 33置入一管道的承口 1内, 再将另一管道的 插口 2置入上述管道的承口 1内, 当插口 2的插口焊环 21接触到后挡块 32时 ,在置入的过程中, 插口焊环 21推动后挡块 32相对前挡块 31沿贴合面向上运动, 使插口焊环 21通过, 在运动过程 中, 由于第一前贴合面 313与第二后贴合面 324及第二前贴合面 314与第一后贴合面 323均为相 互平行的倾斜面,因此插口焊环 21对后挡块 32的作用力产生使前挡块 31向承口 1的环形壁部 11 抵靠的分力, 并且后挡块 32上的第一、 第二过渡斜面 327、 328使插口焊环 21更容易通过, 后 挡块 32带动挡块支撑圈 33的固定凸块 331变形, 并使挡块支撑圈 33向承口 1的内壁抵靠, 固定 替换页 (细则第 26条) 凸块 331的上、 下表面均为倾斜面, 使固定凸块 331变形更容易, 挡块支撑圈 33的后端面上间 隔设有若干个突起 334, 使整个挡块支撑圈 33变形更容易,便于插口焊环 21通过, 当插口焊环 21通过后挡块 32后, 在挡环支撑圈 33的推动下, 后挡块 32下落与插口 2的外壁及插口焊环 21 相贴合, 第一凸棱 325卡固在第二凸台 316上, 第二凸棱 326卡固在第一凸台 315上, 使管道接 口连接更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 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 定, 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 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作出 的各种变形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内。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可用于市政工程、 输油输气等领域, 其避免了在管道承口部位开 设挡块安装孔, 简化了制造工艺、 降低制造成本, 并且使承口的承载强度提高, 具有很高的 工业实用性。

替换页 (细则第 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