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ANTI-ROTATION STRUCTURE, TUBE FRAME STRUCTURE AND PHOTOGRAPHING SUPPORT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9/038680
Kind Code:
A1
Abstract:
An anti-rotation structure, comprising: a first tube (1), a top portion thereof being formed with at least one first engagement groove or first convex rib (11) along the length extension direction; a second tube (2), sleeved on the first tube (1), an outer wall of the second tube (2) being formed with a second convex rib or second engagement groove (21) matched with the first engagement groove or first convex rib (11), the first convex rib (11) or the second convex rib sliding with respect to the second engagement groove (21) or the first engagement groove when the first tube (1) moves with respect to the second tube (2). Also disclosed are a tube frame structure including at least one anti-rotation structure, and a photographing support including the tube frame structure.

More Like This:
JP3483731TELESCOPIC STAND
Inventors:
LI JIE (CN)
HU XIAOYU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IB2018/056327
Publication Date:
February 28, 2019
Filing Date:
August 21, 2018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GUANGDONG SIRUI OPTICAL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16M11/32; F16B7/10
Foreign References:
CN207179114U2018-04-03
CN204394549U2015-06-17
CN2874100Y2007-02-28
CN204677559U2015-09-30
CN204784011U2015-11-18
CN1423737A2003-06-11
CN2443185Y2001-08-15
CN202302612U2012-07-04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3467369A4
None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一种防转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管(1 ) , 其顶部沿长度延伸方向成型有至少一条第一卡槽或第一 凸筋 ( 11 ) ;

第二管 (2) , 套接在所述第一管 (1 ) 上, 所述第二管 (2) 外壁上成 型有与所述第一卡槽或第一凸筋 (11 ) 相适配的第二凸筋或第二卡槽 (21 ) , 所述第一管(1 )相对于所述第二管(2 )相对运动时, 所述第一凸筋(11 ) 或第二凸筋相对所述第二卡槽 (21 ) 或第一卡槽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防转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2) 顶 部设置有防转头 (5) , 所述卡槽或所述凸筋设置在所述防转头 (5) 上。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防转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转头 (5) 套 设在所述第二管 (2) 上。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防转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2) 与 所述防转头 (5) 相对应的部位成型有通孔 (6) , 所述防转头 (5 ) 上成型 有与所述通孔 (6) 相配合的凸起 (7) 。

5.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防转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2) 与 所述防转头(5)相对应的部位成型有凸起, 所述防转头(5)上成型有与所 述凸起 (7) 相配合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防转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 (1 ) 上安装有紧固件 (8) , 通过所述紧固件 (8) 将所述第一管 (1 ) 夹紧连接 在所述第二管 (2 ) 上。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防转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件(8)包 括: 内转接套 (81 ) , 呈锥形设置, 套设在所述第一管 (1 ) 的外壁上, 所 述内转接套(81 )的外壁上成型有螺紋; 以及, 外转接套(82), 通过螺紋 连接在所述内转接套 (81 ) 上。

8.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防转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件(8) 还 包括: 锁紧环 (83) , 安装在所述外转接套 (82) 上, 所述防转头 (5) 运 动至所述锁紧环 (83 ) 位置时, 所述锁紧环 (83) 用以防止所述防转头 (5 ) 从所述第二管 (2) 中脱出。

9.一种管架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两组权利要求 1-8任一所述 的防转结构, 相邻两组所述防转结构中, 其中一组防转结构的第二管 (2 ) 套接在另一组防转结构的第一管 (1 ) 的外壁上。

10.—种拍摄支架, 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一根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管 架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防转结构、 管架结构及拍摄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拍摄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 一种防转结构、管架结构 及拍摄支架。 背景技术

照片拍摄往往都离不开三脚架的帮助, 比如星轨拍摄、流水拍摄、夜景 拍摄、微距拍摄等方面。三脚架的作用无论是 对于业余用户还是专业用户都 不可忽视的,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能稳定照相机, 以达到某种摄影效果。

三脚架常包括中轴以及在中轴外侧设置的三根 支腿, 摄影器材与中轴 连接, 通过调节中轴的高度, 来调节摄影器材的高度。现有技术中, 中轴通 常由多根内径逐渐减小的圆管彼此套接而成, 在相邻的两根圆管的衔接处, 常设有锁紧件。当需要延长相邻或缩短两根圆 管之间的长度时,松动锁紧件, 将力作用在圆管上, 使圆管发生上下运动。

但是在对圆管进行拉动的过程中, 由于力的左右,因此在圆管上容易产 生扭矩, 此时相邻两根圆管之间将发生相对转动,对于 摄影器材而言, 当锁 定一处景物后,需要确保摄影器材不发生在水 平方向的转动, 以防止画幅中 的景物发生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 术中连接摄影器 材的三脚架在改变长度时, 容易发生转动的缺陷。

为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转结构, 包括: 第一管, 其顶部沿长度 延伸方向成型有至少一条卡槽或凸筋; 第二管, 套接在所述第一管上, 所 述第二管外壁上成型有与所述卡槽或凸筋相适 配的凸筋或卡槽, 所述第一 管相对于所述第二管相对运动时, 所述第一凸筋或第二凸筋相对所述第二 卡槽或第一卡槽滑动。

所述第二管顶部设置有防转头, 所述卡槽或所述凸筋设置在所述防转 头上。

所述防转头套设在所述第二管上。

所述第二管与所述防转头相对应的部位成型有 通孔, 所述防转头上成 型有与所述通孔相配合的凸起。

所述第二管与所述防转头相对应的部位成型有 凸起, 所述防转头上成 型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通孔。

所述第一管上安装有紧固件, 通过所述紧固件将所述第一管夹紧连接 在所述第二管上。

所述紧固件包括: 内转接套, 呈锥形设置, 套设在所述第一管的外壁 上, 所述内转接套的外壁上成型有螺紋; 以及, 外转接套, 通过螺紋连接 在所述内转接套上。

所述紧固件还包括: 锁紧环, 安装在所述外转接套上, 所述防转头运 动至所述锁紧环位置时, 所述锁紧环用以防止所述防转头从所述第二管 中 脱出。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管架结构, 包括至少两组所述的防转结构, 相邻两组所述防转结构中, 其中一组防转结构的第二管套接在另一组防转 结构的第一管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拍摄支架, 包括至少一根所述的管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转结构, 包括: 第一管, 其顶部沿长度延伸方 向成型有至少一条第一卡槽或第一凸筋; 第二管,套接在所述第一管上,所 述第二管外壁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卡槽或第一 凸筋相适配的第二凸筋或第 二卡槽,所述第一管相对于所述第二管相对运 动时,所述第一凸筋或第二凸 筋相对所述第二卡槽或第一卡槽滑动。现有技 术中,在对圆管进行拉动的过 程中, 由于力的左右, 因此在圆管上容易产生扭矩, 此时相邻两根圆管之间 将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管相对第二管运动时, 卡槽限制凸筋在其内发生 滑动,通过槽的限制,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管 相对第二管发生转动, 从而确 保了第一管与第二管之间沿直线相对运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转结构, 所述第一管顶部设置有防转头, 所述 卡槽或所述凸筋设置在所述防转头上。通过所 述防转头,当凸筋或卡槽发生 损坏时, 可以及时对防转头进行更换, 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转结构, 所述第一管与所述防转头相对应的部 位成型有通孔, 所述防转头上成型有与所述通孔相配合的凸起 。 通过凸起 与通孔的配合, 提高了第一管与防转头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转结构, 所述紧固件包括: 内转接套, 呈锥形 设置, 套设在所述第二管的外壁上, 所述内转接套的外壁上成型有螺紋; 以及, 外转接套, 通过螺紋连接在所述内转接套上。

当需要松动第一管和第二管之间的连接时,转 动外转接套, 由于内转接 套呈锥形设置,因此当外转接套与内转接套发 生脱出时,外转接套对内转接 套的夹紧力减弱, 有利于脱出动作。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转结构, 所述紧固件还包括: 锁紧环, 安装在 所述外转接套上,所述防转头运动至所述锁紧 环位置时,所述锁紧环用以防 止所述防转头从所述第二管中脱出。

当第一管与第二管之间发生脱出动作时, 当第一管上的防转头运动到 锁紧环位置时,锁紧环自身由于固定在第二管 上,此时锁紧环会阻挡防转头 的进一步脱出动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 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 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 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 式, 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防转结构中第一管与 第二管之间的连接 示意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防转结构中所述防转 头与所述第二管之 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 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防转结构套用与脚 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管; 11-第一凸筋; 2-第二管; 21-第二卡槽; 5-防转头; 6-通孔; 7-凸起; 8-紧固件; 81-内转接套; 82-外转接套; 83-锁紧环; 84-外转接胶 套。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 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 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中心"、 "上"、 "下"、

"左"、 "右"、 "竖直"、 "水平"、 "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 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 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 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第三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 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 "相连" 、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 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 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 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 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 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 及的技术特征只 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转结构, 如图 1 所示, 包括: 第一管 1, 其顶部 沿长度延伸方向成型有至少一条第一凸筋 11 ; 第二管 2, 套接在所述第一 管 1上, 所述第二管 2外壁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凸筋 11相适配的第二卡槽 21, 所述第一管 1相对于所述第二管 2相对运动时, 所述凸筋相对所述卡 槽滑动。

作为变型, 可以将卡槽和凸筋的位置互换, 具体地, 在所述第一管 1 上可以成型出第一卡槽, 所述第二管上设有与第一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凸 筋 现有技术中,在对圆管进行拉动的过程中, 由于力的左右, 因此在圆管 上容易产生扭矩, 此时相邻两根圆管之间将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 在第一管 1相对第二管 2运动时, 卡槽限制凸筋在其内 发生滑动, 通过槽的限制, 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管 1相对第二管 2发生转 动, 从而确保了第一管 1与第二管 2之间沿直线相对运动。

本实施例中, 如图 2所示, 所述第二管 2顶部设置有防转头 5, 所述 卡槽或所述凸筋设置在所述防转头 5上。

通过所述防转头 5, 当凸筋或卡槽发生损坏时, 可以及时对防转头 5进 行更换, 方便快捷。

具体地, 所述防转头 5套设在所述第二管 2上。 所述第一管 1与所述 防转头 5相对应的部位成型有通孔 6, 所述防转头 5上成型有与所述通孔 6 相配合的凸起 7。 通过凸起 7与通孔 6的配合, 提高了第一管 1与防转头 5 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变型, 所述第二管 2与所述防转头 5相对应的部位成型有凸起, 所述防转头上成型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通孔 。

本实施例中, 如图 3所示, 所述第一管 1上安装有紧固件 8, 通过所 述紧固件 8将所述第一管 1夹紧连接在所述第二管 2上。

具体地, 所述紧固件 8包括: 内转接套 81, 呈锥形设置, 套设在所述 第一管 1的外壁上, 所述内转接套 81的外壁上成型有螺紋; 以及, 外转接 套 82, 通过螺紋连接在所述内转接套 81上, 同时在外转接套 82的外侧设 有外转接胶套 84, 用以提高使用舒适度。

当需要松动第一管 1和第二管 2之间的连接时, 转动外转接套 82, 由 于内转接套 81呈锥形设置, 因此当外转接套 82与内转接套 81发生脱出 时, 内转接套 81的夹紧力减弱, 有利于脱出动作。

同时, 所述紧固件 8还包括: 锁紧环 83, 安装在所述外转接套 82上 , 所述防转头 5运动至所述锁紧环 83位置时, 所述锁紧环 83用以防止所 述防转头 5从所述第二管 2中脱出。 当第一管 1与第二管 2之间发生脱出 动作时, 当第一管 1上的防转头 5运动到锁紧环 83位置时, 锁紧环 83 自 身由于固定在第二管 2上, 此时锁紧环 83会阻挡防转头 5的进一步脱出动 作。

具体地, 所述内转接套 81通过胶水固定在所述第二管 2的下端, 所述 锁紧环 83固定在所述内转接套 81上。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架结构, 包括至少两组实施例 1 中提供的所述的 防转结构, 相邻两组所述防转结构中, 其中一组防转结构的第二管 2 套接 在另一组防转结构的第一管 1的外壁上。

实施例 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拍摄支架, 包括至少一根实施例 2所述的管架结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 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 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 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 举。 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 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 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