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AL-FE-RE ALUMINUM ALLOY,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POWER CABL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71877
Kind Code:
A1
Abstract:
An Al-Fe-RE aluminum alloy, comprising 0.01-1.6 wt% of Fe, 0.01-3.0 wt% of RE, and the balance being Al;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Al-Fe-RE aluminum alloy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casting an aluminum alloy cast ingot containing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0.01-1.6 wt% of Fe, 0.01-3.0 wt% of RE, and the balance being Al; b) homogenizing the aluminum alloy cast ingot, and rolling the homogenized aluminum alloy cast ingot to obtain an aluminum alloy rod material; c) intermittently annealing the aluminum alloy rod material obtained in step b); and d) aging the aluminum alloy rod material obtained in step c) to obtain the aluminum alloy. The Al-Fe-RE aluminum alloy can be used as power cable.

Inventors:
LIN ZEMI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86823
Publication Date:
May 15, 2014
Filing Date:
November 11,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ANHUI JOY SENSE CABLE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22C21/00; C22F1/04; C21D8/08; H01B1/02; H01B9/0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978469A2013-03-20
CN101886198A2010-11-17
GB1057152A1967-02-01
CN101587757A2009-11-25
Attorney, Agent or Firm:
UNITALEN ATTORNEYS AT LAW (CN)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 Al-Fe-RE铝合金, 包括:

0.01〜1.6wt%的 Fe;

0.01〜3.0\¥ /0的 RE;

余量的铝。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铝合金, 其特征在于, 包括 0.25〜0.6wt%的

Fe。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铝合金, 其特征在于, 包括 0.1〜0.6wt%的 RE。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铝合金, 其特征在于, 所述 RE为 Pm、 Sm、 Eu、 Gd、 Tb、 Dy、 Ho、 Tm和 Lu中的一种或多种。

5、 一种 Al-Fe-RE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 )铸造如下成分的铝合金铸锭: 0.01〜1.6wt。/(^ Fe, 0.01〜3.0wt%的 RE和余量的铝;

b )将所述铝合金铸锭进行均勾化处理, 将均勾化处理后的铝合金铸 锭进行轧制, 得到铝合金杆材;

c )将步骤 b )得到的铝合金杆材进行间歇式退火处理;

d )将步骤 c )得到的铝合金杆材进行时效处理, 得到铝合金。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匀化处理的 温度为 450〜550°C , 所述均勾化处理的时间为 6〜16h, 所述均勾化处理的 升温速度为 3〜8°C/min。

7、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c )具体 为:

将步骤 b )得到的铝合金杆材加热至 280〜350°C , 保温 2〜8h后进行 降温, 温度降至 150〜200 °C , 保温 2〜4h后冷却。

8、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效处理在电 场强度为 5〜15KV/cm均匀电场中进行。

9、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效处理的温 度为 250〜320°C , 所述时效处理的时间为 4〜20h。

10、 一种电力电缆, 包括线芯、 绝缘层、 屏蔽层和保护层,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线芯为权利要求 1〜4任意一项所述的铝合金或权利要求 5〜9任 意一项所制备的铝合金。

Description:
Al-Fe-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本申请要求于 2012 年 11 月 09 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210445323.2、发明名称为 "Al-Fe-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 Al-Fe-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和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 构材料, 在航空、 航 天、 汽车、 机械制造、 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以 及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铝合金的需求日益增 多,则铝合金的研究也随之 深入。铝合金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铝合金在电力 行业的发展, 同时电力行业 的发展又拓展了铝合金的应用领域。

电力电缆是用来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资源, 其基本结构由线芯、 绝缘 层、 屏蔽层和保护层四部分组成。 其中, 线芯是电力电缆的导电部分, 用 来输送电能,其是电力电缆的主要部分; 绝缘层将线芯与大地以及不同相 的线芯间在电气间彼此隔离,保证电能输送, 其是电力电缆结构中不可缺 少的组成部分;保护层是保护电力电缆免受外 界杂质和水分的侵入, 以及 防止外力直接损坏电力电缆。 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铜广泛用于电力 电缆的线芯。但是随着铜资源的日益匮乏, 而铝的含量很丰富, 以铝代替 铜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因此铝合金作为电缆导体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铝合金电力电缆替代铜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的铝合金导体材料,在电性能、耐 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等方面 较为优异, 但是在抗疲劳性能方面还是比较差, 从而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影响铝合金材料的使用寿命或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铝合金电力电缆综合 性能仍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综合性能 较好的用于电力电缆 的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Al-Fe-RE铝合金, 包括:

0.01〜1.6wt%的 Fe;

0.01〜3.0wt o / RE;

余量的铝。

优选的, 包括 0.25〜0.6wt%的 Fe。

优选的, 包括 0.1〜0.6wt%的 RE。

优选的, 所述 RE为 Pm、 Sm、 Eu、 Gd、 Tb、 Dy、 Ho、 Tm和 Lu中 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Al-Fe-RE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 )铸造如下成分的铝合金铸锭: 0.01〜1.6wt。/(^ Fe , 0.01〜3.0wt%的 RE和余量的铝;

b )将所述铝合金铸锭进行均勾化处理, 将均勾化处理后的铝合金铸 锭进行轧制, 得到铝合金杆材;

c )将步骤 b )得到的铝合金杆材进行间歇式退火处理;

d )将步骤 c )得到的铝合金杆材进行时效处理, 得到铝合金。

优选的, 所述均勾化处理的温度为 450〜550 °C , 所述均勾化处理的时 间为 6〜16h, 所述均匀化处理的升温速度为 3〜8 °C/min。

优选的 , 所述步骤 c )具体为:

将步骤 b )得到的铝合金杆材加热至 280〜350 °C , 保温 2〜8h后进行 降温, 温度降至 150〜200 °C , 保温 2〜4h后冷却。

优选的, 所述时效处理在电场强度为 5〜15KV/cm均匀电场中进行。 优选的, 所述时效处理的温度为 250〜320 °C , 所述时效处理的时间为 4〜20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力电缆,包括线芯、绝 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 所述线芯为上述方案所述的铝合金或上述方案 所制备的铝合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Al-Fe-RE 铝合金, 包括: 0.01〜1.6wt%的 Fe, 0.01〜3.0wt%的 RE和余量的铝。 本发明以铝为基, 添加了 量的铁, 铝 能与铁形成 Al 3 Fe, 析出的 Al 3 Fe弥散粒子抑制了合金的蠕变变形, 部分 Fe还与 RE形成 AlFeRE化合物析出, 析出相 AlFeRE能增强合金的抗疲 劳性能和高温运行的耐热性能,且稀土化合物 析出相还能提高屈服极限强 度; 稀土元素对氧、 石克、 氮和氢的亲和力都 4艮强, 因而其脱氧、 脱石克、 去 除氢气和氮气的作用都很强,稀土为表面活性 元素,可集中分布在晶界面 上, 降低相与相之间的拉力, 从而使晶粒细化, 通过对合金元素的选择和 含量的控制, 有利于铝合金综合性能的提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 Al-Fe-RE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首先通过铸锭进 行均匀化处理, 均匀化处理使铸锭受热均匀, 且优化合金的组织结构; 然 后将均勾化处理的铝合金铸锭轧制成杆材进行 间歇式退火处理,消除机械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和对 观结构的损伤,优化晶体结构,恢复线材 的电性能, 优化机械性能, 使材料的拉伸性能、 柔韧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方 面保持较好的匹配;再将退火处理后的铝合金 杆材在均勾电场中进行时效 处理,通过时效处理可以使整个材料的性能达 到均勾分布,各项性能综合 指标达到倶佳的匹配。本发明通过对铝合金制 备方法的优化,使材料的拉 伸性能、 柔韧性能、 电性能、 耐腐蚀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方面保持较好的匹 配,并且使整个材料的性能达到均匀分布,从 而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铝合 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 描述, 但是应当理解, 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 点, 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 Al-Fe-RE铝合金, 包括:

0.01〜1.6wt%的 Fe;

0.01〜3.0wt o / RE;

余量的铝。 按照本发明, 铁作为特征微合金元素, 由于铝能与铁形成 Al 3 Fe, 析 出的 Al 3 Fe 弥散粒子抑制了合金的蠕变变形, 并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Fe 可以提高铝基的抗张强度、屈服极限以及耐热 性能, 同时还可以提高合金 的提高塑性。 在铝合金的制备过程中, 合金中部分 Fe以 Al 3 Fe的形式析 出 , 部分 Fe与 RE形成 AlFeRE化合物析出 , 高温退火处理后 , Fe在铝 基中的固溶更小, 则 Fe对合金的电性能影响很小; 但是这些弥散析出相 能增强合金的抗疲劳性能和高温运行的耐热性 能,且稀土化合物析出相还 能提高屈服极限强度, 合金中 Fe的含量在 0.01wt%以下, 对铝基性能改 变很小, 起不到效果, 因此 Fe的含量不能低于 0.01wt%, 但是 Fe的含量 不能太高, 若超过 1.6wt%, 铝基电性能的削弱较为明显, 对于用于电线 电缆导体、电缆附件及电器领域方面的使用会 有影响, 因此总体含量控制 1.2wt%以下, 效果较好。 所述 Fe 的含量为 0.01〜1.6wt% , 优选为 0.20-1.0wt%, 更优选为 0.25〜0.6wt%, 更优选为 0.30〜0.45wt%。

本发明在铝合金中添加了稀土元素,所述稀土 元素能提高合金的导电 性, 由于稀土元素能细化晶粒, 并与合金中的 Fe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从 晶体内析出, 降低电解质的初晶温度,使离子在电场的作用 下运动速度加 快, 减少浓差过电位, 从使铝合金的电阻率降低。 另一方面, 稀土元素与 氢、 氧、 氮等元素的亲和力比铝更大, 形成多种化合物, 因而稀土是合金 中一种除气、脱氮、造渣、 中和微量低熔点杂质、改变杂质状态的净化机 , 可以起到较好的精炼作用,使得合金变得更纯 净,从而使电阻率得到很大 的提高, 导电率能达到 60%IACS。 另一方面, 稀土元素能形成致密氧化 膜结构,对于提高合金的氧化性和耐电化学腐 蚀起到极好的效果,提高了 铝合金的使用寿命。此外,稀土为表面活性元 素,可集中分布在晶界面上, 降低相与相之间的拉力, 因此使形成临界尺寸晶核的功减小,结晶核数 量 增加, 从而使晶粒细化。 其次, 经过熔炼、 高温退火和均匀电场中时效处 理后, Fe在 A1中与 RE形成复杂的铝铁稀土金属, 提高了合金的抗疲劳 极限和屈服极限, 增加合金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

所述稀土元素 RE为镧 (La )、 铈 (Ce )、 镨 (Pr )、 钕 (Nd )、 钷 ( Pm )、 钐 ( Sm )、 铕 ( Eu )、 1 ( Gd )、 铽 ( Tb )、 镝 ( Dy )、 钬 ( Ho )、 铒 ( Er )、 铥 ( Tm )、 镱 ( Yb )、 镥 ( Lu )、 钪 ( Sc ) 和钇 ( Y ) 中的 一种或多种, 优选为 Pm、 Sm、 Eu、 Gd、 Tb、 Dy、 Ho、 Tm和 Lu中的 一种或多种。 其中, 稀土 Pm在合金中形成 Al u Pm 3 〜AlPm 2 等 6种活性金 属化合物;稀土 Sm在合金中形成 Al u Sm 4 、 Al 3 Sm、 Al 2 Sm、 AlSm、 AlSm 3 等活性金属化合物; 稀土 Eu在合金中形成 EuAl 4 、 EuAl 2 、 EuAl等活性 金属化合物; 稀土 Gd在合金中形成 Al 4 Gd〜Al 17 Gd 2 等 7种难熔性金属化 合物; 稀土 Tb在合金中形成 Al 3 Tb、 Al 2 Tb、 AlTb、 AlTb 2 、 AlTb 3 等难熔 活性金属化合物; 稀土 Dy在合金中形成 Al 5 Dy〜Al 17 Dy 2 等 8种难熔活性 金属化合物; 稀土 Ho在合金中形成 Α1 5 Ηο 3 、 Α1 3 Ηο、 Α1Ηο 2 、 Α1Ηο 3 等难 熔活性金属化合物;稀土 Tm在合金中形成 Al 3 Tm 2 、 Al 3 Tm、 AlTm、 AlTm 3 等难熔活性金属化合物; 稀土 Lu在合金中形成 Al 7 Lu 3 、 Al 5 Lu 3 、 Al 2 Lu 3 、 AlLu 2 、 AlLu 3 等难熔活性金属化合物。 上述高熔点的活性金属化合物弥 散分布于呈网状或骨架状的晶间和枝晶间,并 与基体牢固结合,起到了强 化和稳定晶界的作用。 同时, 还可中和金属液中的元素 Fe, 形成高熔点 的化合物或使它们从枝晶间整个晶体组织内均 匀分布, 消除了枝晶组织, 以提高合金材料的综合性能。 所述稀土元素的含量为 0.01〜3.0wt%, 优选 为 0.03〜2.5wt%, 更优选为 0.05〜1.5wt%, 最优选为 0.1〜0.6wt%。

按照本发明, 对于铝合金中的基体铝, 可以采用工业用的 A199.70的 纯铝, 使本发明制备的铝合金具有原料供应充足、成 本低、 采购方便等优 势; 同时铝基还可以采用精铝或高纯级铝作为基体 合金,该铝基比普通铝 基材料具有更高的品质, 加工成的产品在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方面更具优 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 Al-Fe-RE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 )将如下成分的原料铸造, 得到铝合金铸锭: 0.01〜1.6wt%的 Fe, 0.01〜3.0wt%的 RE和余量的铝;

b )将所述铝合金铸锭进行均勾化处理, 将均勾化处理后的铝合金铸 锭进行轧制, 得到铝合金杆材;

c )将步骤 b )得到的铝合金杆材进行间歇式退火处理;

d )将步骤 C )得到的铝合金杆材进行时效处理, 得到铝合金。 按照本发明, 步骤 a )为铸造工序, 得到铝合金铸锭, 为了使各种元 素充分熔解, 均勾分布, 作为优选方案, 上述铸造工艺具体包括: 将铝锭 投入熔炉中, 在密闭环境中加热至 720〜800°C并保温, 待铝锭熔化后再加 入 Fe或 Al-Fe中间合金,搅拌均匀后,加入稀土元素 RE,得到合金熔体; 将所述合金熔体加入精炼剂, 进行炉内精炼, 保温 20〜40min, 得到合金 液;将所述合金液经除气、除渣,进入铸造机 进行铸造,得到铝合金铸锭。 由于铝不易烧损, 且加入量较多, 因此先将铝加入熔炼炉, 而后加入铁和 稀土。本发明合金元素优选采用上述顺序加入 ,使各种元素熔炼后不发生 损耗, 同时各种元素能够充分熔解, 均匀分布。

步骤 b )为均勾化处理阶段, 所述均勾化处理的温度优选为 450〜550

°C , 更优选为 480°C〜520°C , 所述均匀化处理的时间优选为 2〜8h, 更优 选为 3〜6h。 将铝合金铸锭进行均勾化处理, 能够保证铸锭在轧制杆材的 过程中,其强度和延展性具有较好的匹配,从 而避免采用传统方式导致材 料微观结构的破坏而进一步影响加工性能。为 了保证铸锭受热均匀,优化 构缺陷的产生, 所述均匀化处理的升温速度优选为 3〜8°C/min, 更优选为 5 °C/min。 将铝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后, 则将铝合金铸锭轧制, 得到 铝合金杆材。

随后将铝合金杆材进行热处理,首先将铝合金 杆材在退火炉中进行间 歇退火处理。 所述间歇退火处理具体为: 将所述铝合金杆材加热至 280〜350°C , 保温 2〜8h后进行降温, 温度降至 150〜200°C , 保温 2〜4h后 冷却。为了避免铝合金材料在高温下发生氧化 而导致材料在电性能和表面 耐腐蚀性能方面减弱,所述退火处理优选在惰 性气氛下进行。本发明采用 间歇式分步退火处理 ,并逐步降温冷却 ,该种处理方式可以消除机械加工 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和对 观结构的损伤,优化晶体结构,恢复线材的电 性能, 优化机械性能,使材料的拉伸性能、 柔韧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方面保 持较好的匹配。

在将铝合金杆材进行退火处理后,则将退火处 理后的铝合金杆材进行 时效处理。所述时效处理优选在电场强度为 5〜15KV/cm均匀电场中进行。 所述时效处理的温度优选为 250〜320°C , 更优选为 280〜300°C , 所述时效 处理的时间优选为 4〜20h, 更优选为 8〜15h, 最优选为 10〜13h。 在退火处 理技术的基石出上进行时效处理,可以进一步 弥补退火处理过程中热量传导 不均,导致材料内外性能分布不均或局部缺陷 的特点。通过时效处理可以 使整个材料的性能达到均匀分布,各项性能综 合指标达到倶佳的匹配。 因 此退火处理和时效处理, 两者有效的结合,对于材料整体性能的优化起 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本发明优 选在高强度的均匀电场中进 行时效处理, 第一方面改变了原子的排列、 匹配和迁移, 第二方面, 提高 了合金元素的固溶程度, 诱发了 T1相的均匀形核 提高了合金的屈服强 度; 使均匀化处理的样品进行时效处理后,析出相 均匀 散分布, 合金的 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第三方面, 改变了细小晶体组织的析出形态和数量, 使材料固态相变中发生形态、 大小、 分布等取向得以控制,从而控制材料 的组织, 最终获得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Al-Fe-RE 铝合金, 包括: 0.01〜1.6wt%的 Fe, 0.01〜3.0wt%的 RE和余量的铝。 本发明以铝为基, 添加了 量的铁, 铝 能与铁形成 Al 3 Fe, 析出的 Al 3 Fe弥散粒子抑制了合金的蠕变变形, 部分 Fe还与 RE形成 AlFeRE化合物析出, 析出相 AlFeRE能增强合金的抗疲 劳性能和高温运行的耐热性能,且稀土化合物 析出相还能提高屈服极限强 度; 稀土元素对氧、 石克、 氮和氢的亲和力都 4艮强, 因而其脱氧、 脱石克、 去 除氢气和氮气的作用都很强,稀土为表面活性 元素,可集中分布在晶界面 上, 降低相与相之间的拉力, 从而使晶粒细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铝合 金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 ,然后将均匀化处理的铝合 金铸锭轧制成杆材再放入退火炉中,进行退火 处理,再在均匀电场中进行 时效处理, 使材料的拉伸性能、 柔韧性能、 电性能、 耐腐蚀性能和抗疲劳 性能方面保持较好的匹配,并且使整个材料的 性能达到均勾分布,从而得 到综合性能较好的铝合金。

本发明的铝合金材料通过添加多种合金元素以 及采用热处理技术,极 大的提高了纯铝的耐热性能, 使得该铝合金材料长期运行温度在 200°C, 蠕变现象较小, 抗拉强度保持 90%的残存率, 保障了在高温运行下机械 性能改变较小, 同时抗疲劳性能也获得了很好的提高,铝合金 的反复弯折 损失;且通过热处理技术使得合金的柔韧性相 当好, 电缆安装弯曲半径在 4倍电缆外径以上, 大大提高了铝合金的延展性, 延伸率超过 30%, 不会 由于拉力作用而容易出现损伤现象,且加工性 能非常好,适用于拉制成单 丝直径在 0.1mm以上大小不等的单丝。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力电缆, 所述电力电缆包括线芯、 绝缘层、屏 蔽层和保护层, 所述线芯为铝合金, 所述铝合金含有 0.01〜1.6wt%的 Fe; 0.01〜3.0wt%的 RE; 余量的铝; 所述铝合金的制备方法由按照上述方案的 方法制备。所述电力电缆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没 有特殊的限制,为本领域技 术人员熟知的方式即可。

将本发明上述方案中的铝合金作为电力电缆的 线芯,可使电力电缆具 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 备的铝合金导电率大于 60%, 抗拉强度大于 90MPa, 断裂伸长率大于 30%, 长期运行耐热温度能达到 200 °C , 且耐热运行试验后强度残存率能达到 90%, 90度反复弯折次数达 到 34次, 400h耐腐蚀性能质量损失小于 1.0g/m 2 - hr, 最小弯曲半径大于

4倍电缆外径, 单丝最小直径大于 0.1m。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及其 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 1

( 1 )将铝锭投入熔炉中, 加热使之熔化并在 720 °C下保温, 熔化过 程在密封环境内完成; 先加入 Fe纯金属或 Al-Fe中间合金, 搅拌均匀后 再加入稀土 RE搅拌 20min直至充分搅拌均勾, 静置保温 30min; 然后对 上述合金熔体进行炉内精炼; 在合金熔体中加入精炼剂, 并搅拌均勾, 再 静置保温 30min, 熔体精炼在密封环境中操作; 精炼后打渣、 静置、 调温 至 650°C , 合金液倾倒出炉, 再经线除气、 除渣处理后, 进入铸造机进行 铸造, 得到铝合金铸锭, 铸锭成分列于表 1 ;

( 2 )将步骤 ( 1 )得到的铝合金铸锭进行 5 °C/min的速度升温, 温度 至 450 °C , 保温 6h后轧制成杆材; ( 3 )将步骤(2 )得到的杆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退火处理, 加热至 280°C保温 2h, 再将退火温度降至 150°C保温 3h, 冷却至室温;

( 4 )将步骤( 3 )得到的杆材在电场强度为 5kV/cm的均匀电场中进 行时效处理, 时效温度为 250°C , 时效时间为 4h, 得到铝合金。

将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进行性能测试, 结果参见表 2。

实施例 2

( 1 )将铝锭投入熔炉中, 加热使之熔化并在 740 °C下保温, 熔化过 程在密封环境内完成; 先加入 Fe纯金属或 Al-Fe中间合金, 搅拌均匀后 再加入稀土 RE搅拌 20min直至充分搅拌均勾, 静置保温 30min; 然后对 上述合金熔体进行炉内精炼; 在合金熔体中加入精炼剂, 并搅拌均匀, 再 静置保温 30min, 熔体精炼在密封环境中操作; 精炼后打渣、 静置、 调温 至 720°C , 合金液倾倒出炉, 再经线除气、 除渣处理后, 进入铸造机进行 铸造, 得到铝合金铸锭, 铸锭成分列于表 1 ;

( 2 )将步骤 ( 1 )得到的铝合金铸锭进行 3 °C/min的速度升温, 温度 至 550°C , 保温 16h后轧制成杆材;

( 3 )将步骤(2 )得到的杆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退火处理, 加热至 360°C保温 8h, 再将退火温度降至 200°C保温 2h, 冷却至室温;

( 4 )将步骤(3 )得到的杆材在电场强度为 15kV/cm的均匀电场中 进行时效处理, 时效温度为 320 °C , 时效时间为 20h, 得到铝合金。

将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进行性能测试, 结果参见表 2。

实施例 3

( 1 )将铝锭投入熔炉中, 加热使之熔化并在 760 °C下保温, 熔化过 程在密封环境内完成; 先加入 Fe纯金属或 Al-Fe中间合金, 搅拌均匀后 再加入稀土 RE搅拌 20min直至充分搅拌均勾, 静置保温 30min; 然后对 上述合金熔体进行炉内精炼; 在合金熔体中加入精炼剂, 并搅拌均勾, 再 静置保温 30min, 熔体精炼在密封环境中操作; 精炼后打渣、 静置、 调温 至 680°C , 合金液倾倒出炉, 再经线除气、 除渣处理后, 进入铸造机进行 铸造, 得到铝合金铸锭, 铸锭成分列于表 1 ;

( 2 )将步骤 ( 1 )得到的铝合金铸锭进行 8°C/min的速度升温, 温度 至 500 °C, 保温 lOh后轧制成杆材;

(3)将步骤(2)得到的杆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退 处理, 加热至 300°C保温 4h, 再将退火温度降至 160°C保温 3h, 冷却至室温;

(4)将步骤(3)得到的杆材在电场强度为 10kV/cm的均匀电场中 进行时效处理, 时效温度为 260 °C, 时效时间为 10h, 得到铝合金。

将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进行性能测试, 结果参见表 2。

实施例 4

(1)将铝锭投入熔炉中, 加热使之熔化并在 780°C下保温, 熔化过 程在密封环境内完成; 先加入 Fe纯金属或 Al-Fe中间合金, 搅拌均匀后 再加入稀土 RE搅拌 20min直至充分搅拌均勾, 静置保温 30min; 然后对 上述合金熔体进行炉内精炼; 在合金熔体中加入精炼剂, 并搅拌均勾, 再 静置保温 30min, 熔体精炼在密封环境中操作; 精炼后打渣、 静置、 调温 至 750°C, 合金液倾倒出炉, 再经线除气、 除渣处理后, 进入铸造机进行 铸造, 得到铝合金铸锭, 铸锭成分列于表 1;

(2)将步骤 ( 1 )得到的铝合金铸锭进行 5°C/min的速度升温, 温度 至 480 °C , 保温 8h后轧制成杆材;

(3)将步骤(2)得到的杆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退 处理, 加热至 350°C保温 4h, 再将退火温度降至 170°C保温 3h, 冷却至室温;

(4)将步骤(3)得到的杆材在电场强度为 12kV/cm的均匀电场中 进行时效处理, 时效温度为 260 °C, 时效时间为 14h, 得到铝合金。

将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进行性能测试, 结果参见表 2。

实施例 5

(1)将铝锭投入熔炉中, 加热使之熔化并在 800 °C下保温, 熔化过 程在密封环境内完成; 先加入 Fe纯金属或 Al-Fe中间合金, 搅拌均匀后 再加入稀土 RE搅拌 20min直至充分搅拌均勾, 静置保温 30min; 然后对 上述合金熔体进行炉内精炼; 在合金熔体中加入精炼剂, 并搅拌均勾, 再 静置保温 30min, 熔体精炼在密封环境中操作; 精炼后打渣、 静置、 调温 至 700°C, 合金液倾倒出炉, 再经线除气、 除渣处理后, 进入铸造机进行 铸造, 得到铝合金铸锭, 铸锭成分列于表 1; ( 2 )将步骤 ( 1 )得到的铝合金铸锭进行 6°C/min的速度升温, 温度 至 490 °C , 保温 18h后轧制成杆材;

( 3 )将步骤(2 )得到的杆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退火处理, 加热至 320°C保温 6h, 再将退火温度降至 190°C保温 3h, 冷却至室温;

( 4 )将步骤( 3 )得到的杆材在电场强度为 12kV/cm的均匀电场中 进行时效处理, 时效温度为 310°C , 时效时间为 16h, 得到铝合金。

将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进行性能测试, 结果参见表 2。

实施例 6

( 1 )将铝锭投入熔炉中, 加热使之熔化并在 730°C下保温, 熔化过 程在密封环境内完成; 先加入 Fe纯金属或 Al-Fe中间合金, 搅拌均匀后 再加入稀土 RE搅拌 20min直至充分搅拌均勾, 静置保温 30min; 然后对 上述合金熔体进行炉内精炼; 在合金熔体中加入精炼剂, 并搅拌均勾, 再 静置保温 30min, 熔体精炼在密封环境中操作; 精炼后打渣、 静置、 调温 至 800°C , 合金液倾倒出炉, 再经线除气、 除渣处理后, 进入铸造机进行 铸造, 得到铝合金铸锭, 铸锭成分列于表 1 ;

( 2 )将步骤 ( 1 )得到的铝合金铸锭进行 7°C/min的速度升温, 温度 至 460 °C , 保温 14h后轧制成杆材;

( 3 )将步骤(2 )得到的杆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退火处理, 加热至 350°C保温 7h, 再将退火温度降至 190°C保温 4h, 冷却至室温;

( 4 )将步骤( 3 )得到的杆材在电场强度为 llkV/cm的均匀电场中 进行时效处理, 时效温度为 305 °C , 时效时间为 18h, 得到铝合金。

将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进行性能测试, 结果参见表 2。

实施例 7

( 1 )将铝锭投入熔炉中, 加热使之熔化并在 750°C下保温, 熔化过 程在密封环境内完成; 先加入 Fe纯金属或 Al-Fe中间合金, 搅拌均匀后 再加入稀土 RE搅拌 20min直至充分搅拌均勾, 静置保温 30min; 然后对 上述合金熔体进行炉内精炼; 在合金熔体中加入精炼剂, 并搅拌均勾, 再 静置保温 30min, 熔体精炼在密封环境中操作; 精炼后打渣、 静置、 调温 至 720°C , 合金液倾倒出炉, 再经线除气、 除渣处理后, 进入铸造机进行 铸造, 得到铝合金铸锭, 铸锭成分列于表 1;

( 2 )将步骤 ( 1 )得到的铝合金铸锭进行 4°C/min的速度升温, 温度 至 470 °C , 保温 12h后轧制成杆材;

( 3 )将步骤(2)得到的杆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退火 处理, 加热至 340°C保温 5h, 再将退火温度降至 170°C保温 4h, 冷却至室温;

( 4 )将步骤( 3 )得到的杆材在电场强度为 12.5kV/cm的均匀电场中 进行时效处理, 时效温度为 315°C, 时效时间为 17h, 得到铝合金。

将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进行性能测试, 结果参见表 2。

实施例 8

( 1 )将铝锭投入熔炉中, 加热使之熔化并在 790 °C下保温, 熔化过 程在密封环境内完成; 先加入 Fe纯金属或 Al-Fe中间合金, 搅拌均匀后 再加入稀土 RE搅拌 20min直至充分搅拌均勾, 静置保温 30min; 然后对 上述合金熔体进行炉内精炼; 在合金熔体中加入精炼剂, 并搅拌均勾, 再 静置保温 30min, 熔体精炼在密封环境中操作; 精炼后打渣、 静置、 调温 至 750°C, 合金液倾倒出炉, 再经线除气、 除渣处理后, 进入铸造机进行 铸造, 得到铝合金铸锭, 铸锭成分列于表 1;

( 2 )将步骤 ( 1 )得到的铝合金铸锭进行 5°C/min的速度升温, 温度 510°C, 保温 13h后轧制成杆材;

( 3 )将步骤(2)得到的杆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退火 处理, 加热至 310°C保温 5h, 再将退火温度降至 170°C保温 4h, 冷却至室温;

( 4 )将步骤( 3 )得到的杆材在电场强度为 8kV/cm的均匀电场中进 行时效处理, 时效温度为 285 °C, 时效时间为 14h, 得到铝合金。

将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进行性能测试, 结果参见表 2。

对比例 1

选取 99.7%纯度的标准铝锭, 其杂质除硅、 铁、 铜外含量不超过

0.02wt%; 将所述铝锭放入熔铝炉中熔化, 加入 0.15wt%的锆、 0.25wt% 的铜、 0.70wt%的铁以及 0.25wt%的钇, 合金化温度为 750°C; 经均匀化 搅拌、 精炼除气、 造渣、 除渣, 铝合金液精炼温度为 725 °C, 用固体覆盖 剂覆盖铝合金液表面, 静置 60min, 进行炉前化学成分分析, 监测、 调整 以控制元素含量; 将铝液进行连续浇铸, 得到铝合金铸条; 将铝合金铸条 轧成铝合金杆,铝合金铸条进轧温度为 500 °C ,铝合金杆的终轧温度为 250 °C ; 将铝合金杆进行拉线处理, 拉线速度为 20米 /秒, 多次拉线后, 拉制 成所需的高强度耐热铝合金圓线;将所述铝合 金圓线进行调质热处理,温 度为 200°C , 时间为 120min, 将热处理后的铝合金圓线冷却, 得到耐热 铝合金圓线。 将制备的铝合金圓线进行性能测试, 结果参见表 2。

对比例 2

选用八吨铝锭, 其杂质含量(硅、 铁、 铜除外)不超过 0.02wt%, 放 入圓形熔铝炉熔化, 同时加入加入 0.10wt%的锆、 0.02wt%的铜、 0.35wt% 的铁、 0.20wt%的硅以及 0.35wt%的稀土, 合金化温度为 730°C ; 经均匀 化搅拌、 精炼除气、 造渣、 除渣, 铝合金液精炼温度为 725 °C , 用固体覆 盖剂覆盖铝合金液表面, 静置 40min, 进行炉前化学成分分析, 监测、 调 整以控制元素含量; 将铝液进行连续浇铸,得到铝合金铸条; 将铝合金铸 条轧成铝合金杆, 铝合金铸条进轧温度为 500 °C , 铝合金杆的终轧温度为 250 °C ; 将铝合金杆进行拉线处理, 拉线速度为 10米 /秒, 多次拉线后, 拉制成所需的高强度耐热铝合金圓线; 将所述铝合金圓线进行调质热处 理, 温度为 200 °C , 时间为 200min, 将热处理后的铝合金圓线冷却, 得 到耐热铝合金圓线。 将制备的铝合金圓线进行性能测试, 结果参见表 2。

对比例 3

在竖炉中加入纯度大于 99.70wt%的铝锭, 升温至 750°C , 使铝锭熔 化,将温度升高至 750°C ,依次加入 0.86wt%的 Fe、 0.11wt%的 Cu、 0.15wt% 的 Mg、0.13wt%的 Zr、0.29wt%的 Ca、0.13wt%的 Sc、0.33wt%的 Y、0.23wt% 的 Er, 使其完全溶解, 并调节合金成分至设定范围, 合金元素都是以铝 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 在 760°C保温 30min, 再加入 0.15wt%的精炼剂, 进行除渣、 除气, 然后再浇铸成铝合金铸件; 将铝合金铸件导入轧机, 导 入轧机的温度为 450°C , 导入轧机成铝合金杆的终轧温度为 300 °C ; 将铝 合金杆进行冷拉加工成 3.0mm的铝合金线, 将 7根拉制成铝合金线进行 绞合, 制备成导体线芯; 将所述铝合金导体进行退火处理, 退火温度为 370 °C , 时间为 12h, 停止对炉体加热, 再退火炉中日然冷却, 24h后从炉 中取出, 得到铝合金导线。 将制备的铝合金导线进行性能测试, 结果参见 表 2

表 1 实施例制备的铝合金的成分表(wt% )

組别 Fe RE A1 实施例 1 0.01 0.01 余 f 实施例 2 0.25 0.05 余 f 实施例 3 1.0 0.6 余 f 实施例 4 0.5 0.3 余 f 实施例 5 1.6 1.0 余 f 实施例 6 0.6 2.0 余 f 实施例 7 0.35 1.5 余 f 实施例 8 0.45 3.0 余¾: 表 2 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铝合金的性能测试数据 表

耐热试验强度 导电率 (IACS ) 抗拉强度 断裂伸长率 长期运行耐热温度

組别 残存率

> (MPa) > > C)

> 实施例 1 60% 90 30% 200 90% 实施例 2 61% 95 30% 195 91% 实施例 3 59% 91 32% 198 90% 实施例 4 62% 91 31% 205 90% 实施例 5 62% 90 31% 202 91% 实施例 6 60% 90 30% 200 92% 实施例 7 62% 94 32% 204 92% 实施例 8 61% 92 31% 202 91% 对比例 1 58% 150 2.10% 150 90% 对比例 2 53% 140 1.50% 180 89% 对比例 3 58% 190 2.10% 150 90% 表 2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铝合金的性能测试数 表(续表) 组别 抗疲劳性能 最小弯曲半径 耐腐蚀性能 加工性能 (90度反复弯折次数) ( g/m 2 -hr ) (单丝最小直径 /m)

( 400h )

<

实施例 1 34 4 0.28 0.10 实施例 2 36 5 0.33 0.12 实施例 3 35 6 0.48 0.13 实施例 4 34 5.5 0.59 0.11 实施例 5 36 6 0.67 0.09 实施例 6 34 5 0.55 0.08 实施例 7 35 5.5 0.76 0.10 实施例 8 34 4.5 0.45 0.12 对比例 1 19 10 2.67 0.35 对比例 2 23 9.5 0.89 0.50 对比例 3 18 8 0.95 0.40 通过表 2的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铝合金材料从综 性能有明显的 优势, 特别是长期运行耐热温度能达到 200 °C , 且耐热运行试验后强度残 存率能达到 90%, 90度反复弯折次数达到 34次, 最小弯曲半径大于 4倍 电缆外径, 400h耐腐蚀试验质量损失小于 1.0g/m 2 · hr, 单丝最小加工直 径大于 0.1mm。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 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 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 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 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 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 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 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 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 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 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 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 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 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