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PDP DISCHARGE ELECTROD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041145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plasma display panel (PDP) discharge electrod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The PDP discharge electrode comprises: a first transparent electrode (11) and a first bus electrode (12) provided thereon; and a seco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21) and a second bus electrode (22) provided thereon. The first transparent electrode (11) is provided opposite the seco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21), and a discharge space (30) is formed therebetween. The first bus electrode (12)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olid portion (12a) that extends into the discharge space (30), and the second bus electrode (22)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olid portion (22a) that extends into the discharge space (30). Because the bus electrode of the PDP discharge electrode is provided with solid portions that extend into the discharge space, the discharge occurs in the space, increasing the discharge electrode surface area and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electrons produced by the discharge. During discharge, an ignition occurs in the space, increasing the ignition area. In this way, the brightness of the PDP is improved.

Inventors:
CAO RUILI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78998
Publication Date:
April 05, 2012
Filing Date:
August 26,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SICHUAN COC DISPLAY DEVICES CO (CN)
CAO RUILI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1J17/49
Foreign References:
CN1630008A2005-06-22
JP2001283737A2001-10-12
CN101246805A2008-08-20
JP2002008546A2002-01-11
Attorney, Agent or Firm:
KANGXIN PARTNERS, P.C. (CN)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 PDP放电电极, 包括:

第一透明电极 (11 ), 其上设置有第一汇流电极 (12); 以及

第二透明电极 (21 ), 其上设置有第二汇流电极 (22),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 (11 ) 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 (21 ) 相对设置, 中间形成 放电空间 (3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汇流电极(12)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放电 空间 (30) 的第一立体部 (12a), 所述第二汇流电极 (22) 设置有延伸至所述 放电空间 (30) 的第二立体部 (22a)。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PDP放电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汇流电极 (12) 和所述第二汇流电极 (22) 为梳子状, 梳齿部朝向所述放电空间 (30) 延伸, 所述第一立体部(12a)垂直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11 )设置在所述第一汇流电 极(12) 的所述梳齿部的末端, 所述第二立体部(22a)垂直于所述第二透明电 极 (21 ) 设置在所述第二汇流电极 (22) 的所述梳齿部的末端。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PDP放电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立体部 (12a) 和所述第二立体部 (22a) 是圆柱状、 半圆柱状或沿轴向具有凹凸表面的柱体。

4.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PDP放电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立体部 (12a) 和所述第二立体部(22a)均为沿轴向具有波浪形凹凸表面的柱体, 且所述第一 立体部 (12a) 的凸起部对应所述第二立体部 (22a) 的凹入部设置, 所述第一 立体部 (12a) 的凹入部对应所述第二立体部 (22a) 的凸起部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PDP放电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立体部 (12a) 和所述第二立体部 (22a) 的高度为 20μιη~30μιη。

6. 一种权利要求 1-5中任一项所述的 PDP放电电极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 括以下步骤:

形成所述第一透明电极 (11 ) 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 (21 );

分别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 (11 ) 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 (21 ) 上形成所述第 一汇流电极 (12) 和所述第二汇流电极 (22); 用印刷法、 显影法或刻蚀法分别在所述第一汇流电极 (12) 和所述第二汇 流电极 (22) 上形成所述第一立体部 (12a) 和所述第二立体部 (22a)。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次印刷, 在所述第一汇流电极 (12) 向所述放电空间 (30) 延伸的端 部上形成所述第一立体部 (12a) 的基部, 所述第一立体部 (12a) 的基部的高 度为 12μιη~18μιη; 然后, 在 125~138°C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干燥; 第二次印刷, 在所述基部上再形成所述第一立体部(12a) 的端部, 所述第 一立体部 (12a) 的端部的高度为 8μιη~12μιη; 然后, 在 135~152°C条件下进行 第二次干燥;

在 560 585 °C条件下对经过所述第二次干燥的所述第一立体部(12a)进行 烧结, 形成所述第一立体部 (12a);

重复上述步骤制作所述第二立体部 (22a)。

Description:
PDP放电电极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放电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 PDP (Plasma Display Panel) 放电电极 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交流气体放电等离子显示屏均采用 表面放电型结构, 该表面放电型结 构包括一个前基板及与之封接在一起的后基板 。前基板上配置有透明电极 ITO (Indium Tin Oxide) 和汇流电极, 透明电极和汇流电极构成放电电极。 放电电极包括维持放电 电极 X和扫描放电电极 Y, 在放电电极的表面覆盖有一层介质层, 介质层上覆盖保护 层该保护层是氧化镁膜。 后基板上配置有与放电电极相互垂直的寻址电 极, 寻址电极 上覆盖一层介质层, 介质层上配置有与其寻址电极平行的条状障壁 , 且在条状障壁的 底部覆盖有荧光粉层, 前后基板用低熔点玻璃粉封接在一起, 并且在其间充有放电气 体。 交流气体放电等离子显示屏随着分辨率越来越 高, 放电开口率越来越低, 亮度也 随之下降。 为了增加 PDP屏的亮度, 减少放电延迟时间, 通常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增加 放电时的电子个数。 电子个数增加可降低点火电压, 提高亮度, 减少放电延时时间。 采用这种方案, 能够有效地改善亮度降低的问题, 但由于上基板放电电极横截面积是 有限度的, 因此, 这种技术的能够增加的放点电子个数有限, 影响了能够提高的亮度 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 PDP放电电极及制作方法,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交流气体放电 等离子显示屏亮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 PDP放电电极, 该 PDP 放电电极包括: 第一透明电极, 其上设置有第一汇流电极; 以及第二透明电极, 其上 设置有第二汇流电极, 第一透明电极与第二透明电极相对设置, 中间形成放电空间, 第一汇流电极设置有延伸至放电空间的第一立 体部, 第二汇流电极设置有延伸至放电 空间的第二立体部。 进一步地, 第一汇流电极和第二汇流电极为梳子状, 梳齿部朝向放电空间延伸, 第一立体部垂直于第一透明电极设置在第一汇 流电极的梳齿部的末端, 第二立体部垂 直于第二透明电极设置在第二汇流电极的梳齿 部的末端。 进一步地, 第一立体部和第二立体部是圆柱状、 半圆柱状或沿轴向具有凹凸表面 的柱体。 进一步地, 第一立体部和第二立体部均为沿轴向具有波浪 形凹凸表面的柱体, 且 第一立体部的凸起部对应第二立体部的凹入部 设置, 第一立体部的凹入部对应第二立 体部的凸起部设置。 进一步地, 第一立体部和第二立体部的高度为 20μιη~30μι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上述任一种 PDP放电电极的制作方法, 包括 以下步骤: 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 分别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 上形成第一汇流电极和第二汇流电极; 用印刷法、 显影法或刻蚀法分别在第一汇流电 极和第二汇流电极上形成第一立体部和第二立 体部。 进一步地, 印刷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次印刷, 在第一汇流电极向放电空间延伸 的端部上形成第一立体部的基部, 该第一立体部的基部的高度为 12μιη~18μιη, 然后, 在 125~138°C条件下进行干燥; 第二次印刷, 在基部上形成第一立体部的端部, 该第 一立体部的端部的高度为 8μιη~12μιη, 然后, 在 135~152°C条件下进行干燥; 在 560~585°C条件下对第一立体部进行烧结,形成 述第一立体部; 重复上述步骤制作第 二立体部。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由于该 PDP放电电极的汇流电极具有延伸至放电空间的 立体部, 由普通 PDP屏的屏表面放电, 转变为空间放电, 提高了放电电极表面积, 增 加了放电产生的电子; 放电时在空间引火, 增大了引火面积, 另外虽然引火面积增大, 但由于增大的面积是在放电单元中间, 不影响上基板屏表面透光率, 因此, 采用本发 明提供的 PDP放电电极可以很好的提高 PDP屏的亮度效果。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示 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 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 PDP放电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 2示出了根据图 1的第一立体部和第二立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 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 PDP放电电极的第一立体部和第二立体部的结构 示意图; 图 4示出了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 PDP放电电极结构示意图; 以及 图 5示出了根据图 4的第一立体部和第二立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 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 1所示 PDP放电电极, 包括设置有第一汇流电极 12 的第一透明电极 11和设置有第二汇流电极 22的第二透明电极 21, 第一透明电极 11 与第二透明电极 21相对设置, 中间形成放电空间 30, 第一汇流电极 12设置有延伸至 放电空间 30的第一立体部 12a, 第二汇流电极 22设置有延伸至放电空间 30的第二立 体部 22a。 因此, 采用上述 PDP放电电极其放电不是普通 PDP在屏表面放电, 而是在 空间放电, 提高了放电电极表面积, 增加了放电产生的电子; 放电时在空间引火, 增 大了引火面积, 另外虽然引火面积增大, 但由于增大的面积是在放电单元中间, 不影 响上基板屏表面透光率, 因此,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 PDP放电电极可以很好的提高 PDP 屏的亮度效果。 其中,第一立体部和第二立体部可以是延伸至 放电空间 30的任何形状,例如树枝 状, 成一定角度延伸至放电空间 30。 根据本发明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 第一汇流电极 12和第二汇流电极 22为梳子状, 梳齿部朝向放电空间 30延伸, 第一立体部 12a垂直 于第一透明电极 11设置在第一汇流电极 12的梳齿部的末端, 第二立体部 22a垂直于 第二透明电极 21设置在第二汇流电极 22的梳齿部的末端。此种结构的 PDP电极加工 方便, 有利于工业生产。 如图 2-5所示, 第一立体部 12a和第二立体部 22a可以是圆柱状、 半圆柱状或沿 轴向具有凹凸表面的柱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考图 4和图 5, 第一立体部 12a 和第二立体部 22a均为沿轴向具有波浪形凹凸表面的柱体, 且第一立体部 12a的凸起 部对应第二立体部 22a的凹入部设置, 第一立体部 12a的凹入部对应第二立体部 22a 的凸起部设置。这种波浪形的凹凸表面极大地 增加了电极放电面积,可降低着火电压; 其凹入部与凸起部相适可以使放电电极间保持 相同的距离, 相对表面同时放电, 提高

PDP屏的亮度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立体部 12a和第二立体部 22a的高度为 20μιη~30μιη。 上述高度是指烧结后的高度, 如果该高度过高, 工艺上制作困难, 一致性不好; 太低 作用不明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任一种 PDP放电电极的制作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 PDP放电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 第一透明电极 11和第二透明电极 21 ; 分别在第一透明电极 11和第二透明电极 21上 形成第一汇流电极 12和第二汇流电极 22; 用印刷法、 显影法或刻蚀法分别在第一汇 流电极 12和第二汇流电极 22上形成第一立体部 12a和第二立体部 22a。 其中, 透明 电极及汇流电极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生产方 式生产, 例如印刷法、 显影法或刻蚀法 等。 当第一立体部 12a和第二立体部 22a采用印刷法生产时, 可以采用一次或多次印 刷成型。 例如, 根据本发明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 通过两次印刷成型,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次印刷,在第一汇流电极 12向放电空间延伸的端部上形成第一立体部 12a的基部, 该第一立体部 12a的基部的高度为 12μιη~18μιη ; 然后, 在 125~138°C条件下进行第一 次干燥; 第二次印刷, 在基部上形成第一立体部 12a的端部, 该第一立体部 12a的端 部的高度为 8μιη~12μιη ; 然后在 135~152°C条件下进行第二次干燥; 在 560 585 °C条件 下对第二次干燥后的第一立体部 12a进行烧结; 重复上述步骤制作第二立体部 22a。 通过两次印刷形成 PDP电极精确度高, 电极一致性好。 根据本发明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当第一汇流 电极 12及第一立体部 12a和第二汇 流电极 22及第二立体部 22a均采用显影方法制作时, 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第一透明电 极 11 和第二透明电极 21 ; 在第一透明电极 11 和第二透明电极 21 涂覆厚度为 28μιη~32μιη的浆料涂层; 在 142 145 °C条件下进行干燥; 使用显影法一体成型形成第 一汇流电极 12及第一立体部 12a; 在 578~580°C条件下对已干燥的电极进行烧结, 重 复上述步骤制作第二汇流电极 22及第二立体部 22a。通过显影法形成 PDP电极的优势 是可一次形成精确度高、 一致性好的电极。 其中, 浆料可以是能够导电的金属浆料, 优选为银浆, 因为银电极引火电阻小, 功耗减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 PDP放电电极的有益效果进行说明。 表

根据表一的结果可以看出, 具有立体部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PDP放电电极, 其 着火电压得到显著的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 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