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HIGH-EFFICIENCY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159554
Kind Code:
A1
Abstract:
An air purifying device comprising: a casing (301); at least one device air inlet (101); at least one device air outlet (104); at least one main filter (303); at least one main airflow inlet (102); at least one side airflow inlet (103). The main airflow inlet (102) and the side airflow inlet (103) both are provided at the position of the device air inlet (101); when the main airflow (202) flows from the upstream portion to the downstream portion inside of the casing (301), the main airflow (202) flows by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main filter core (303), so that at least two sides of the main filter core (303) are under different air pressures, and so that the side airflow (201) flows through the side airflow inlet (103) from the side of the main filter core (303) having the higher air pressure to the side having the lower air pressure.

Inventors:
LAW SUI CHUN (CN)
CHAN YUI WA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75757
Publication Date:
November 29, 2012
Filing Date:
May 18,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AKOS ENTPR LTD (CN)
LAW SUI CHUN (CN)
CHAN YUI WAI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24F3/16; B01D50/00; B01D53/86; F24F13/28
Foreign References:
CN1712826A2005-12-28
CN101469897A2009-07-01
CN1576731A2005-02-09
JPH11182918A1999-07-06
US6248146B12001-06-19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711643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ZHEN CENTURY-FOREV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CN)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1. 一个空气净化装置, 包含了

一个壳体;

至少一个装置入风口;

至少一个装置出风口;

至少一个主要滤芯;

至少一个主气流入风口;

至少一个旁气流入风口;

所述的主气流入风口及旁气流入风口设置于所述的装置入风口的位置; 当主气流从于壳体里的上游流至下游 时, 流过所述主要滤芯的至少一个面积的旁边, 使所述主要滤芯的至少两个面积处于不同的空气压力; 旁气 流经由旁气流入口, 从主要滤芯较高空气压力的一面流向较低空气压力的一面。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至少一个压力排气口; 所述的压力排气口, 设置于壳体 的任何位置, 当压力排气口可以被调节打开至适合大小, 空气净化装置外面的空气亦可以经过所述的压力排 气口流进或排出壳体。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滤芯。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了使主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的设备或及方法, 所述的设 备可以是一个风机或可以循环转动的设备; 所述的使主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的方法可以是连接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至另外一台含抽风机或吹风机的另一个环境装置; 所述连接方法是权利要求 1所 述的装置入风口或装置出风口连接至该另一个环境装置的入风口或出风口。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风机还可以是一个抽风机, 所述的抽风机设置于主要滤 芯的下游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风机还可以是一个送风机或吹风机, 所述的送风机或吹 风机设置于主要滤芯的上游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使主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的设备还可以是连接至主要滤 芯的循环转动设备, 当所述的循环转动设备运作时, 主要滤芯亦同时转动。

8.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可以视作为一个基础单元; 多个所述的基础单元还可以组合 在一起, 所述的组合方法, 是利用一单元的部份或全部的装置出风口, 连结至另外一或多个单元的部份 或全部的装置入风口。

9.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主气流入风口、 旁气流入风口及装 置入风口, 还有以下三项的其中一项的特征:

主气流入风口及旁气流入风口源自一个装置入风口; 或

主气流入风口及旁气流入风口分别源自不同的装置入风口; 或 以上二项特征同时共存。

10.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利用以下其中一项或多项的方法产生所述主要滤芯入风面及主 要滤芯出风面的毗连的主气流流速区别:

所述的主气流风速区别是由使用一个或多于一个的风机产生;

所述主气流风速区别是由主要滤芯的纵断面的内轮廓线及外轮廓线的区别产生;

所述主要滤芯的出风面及主要滤芯的入风面为不同物料、 并或带有不同的表面粗糙效果造成; 调较其中以下的一项或多项的参数: 装置入风口的开关大小及定向、 装置出风口的大小及定向、 主气流 入风口的大小及定向、 旁气流入风口的开关、 大小及定向、 壳体的长, 宽, 厚, 高等的尺寸、 壳体里主 气流流动的路径或信道的阔窄、 长短、 及方向、 主要滤芯的于装置里的定向、 辅助滤芯的于装置里的定 向、 使主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的设备的运转速度。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调较方法, 是以手动调较、 电子自动调较的其中一种或 多种混合的方法调较方法进行。

1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了中央处理器。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了一个或多个环境传感器, 所述环境传感器用作量度温 度、 湿度、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甲醛、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灰尘、 臭氧、 氧化氮、 细菌、 氡气、 风速、 风流、 气压、 环境光亮度、 声音、 空气中各种辐射水平中至少一项。

14.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电子自动调较方法, 可以是根据所述环境传感器量度出 来的数据判断, 或以预先于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植入的计算机程序进行。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包括一个或多个的装置运作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主要滤芯为以下其中一项的过滤物料:

含活性碳、 光催化材料或分子筛、 沸石材料的颗粒状材料、 或以任何比例混有以上一类或多类颗粒状混 合物, 所述的颗粒状材料, 以任何的型状及物料的透风容器盛载; 或

黏附含活性碳、 光催化或分子筛沸石、 或以混有任何比例以的一类或多类的的透风材料; 或 黏附含活性碳、 光催化或分子筛沸石、 或以混有任何比例以的一类或多类的的蜂窝状材料。

1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主要滤芯的入风面或出风面还配设至少一层以上带有其 它净化空气功能的过滤层。

18.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主要滤芯是一组并联排列并带有不同功效的净化滤芯。

19.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辅助滤芯的入风面或出风面还配设其它带有净化空气功 能的副过滤层。

20.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辅助滤芯还可以是一组并联排列、 带有不同功效的净化 滤芯。

21.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主要滤芯的是一个厚度平均或不平均的滤芯, 所述主要滤 芯的是一个厚度平均的滤芯时, 所述主要滤芯的纵断面的入风面轮廓线及出风面轮廓线平行排列; 所述 主要滤芯的是一个厚度不平均的滤芯时, 所述主要滤芯的纵断面的入风面轮廓线及出风面轮廓线非以平 行排列。

2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主要滤芯是一个实心的立体滤芯, 包含一个以上的面积。

2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主要滤芯是一个中空的柱状的滤芯, 所述柱状的滤芯的中 空方向跟所述的主气流流动的方向并联排列; 所述的入风面及出风面分别处于所述柱状空心滤芯的内壁 面、 外壁面中的至少一面。

2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主要滤芯是一个中空的柱状的滤芯时, 当主气流从所述壳 体里从上游流至下游, 所述主气流以以下其中一个或多过路径流过:

只从所述中空柱状滤芯的内面面积流过;

只从所述中空柱状滤芯的外面面积流过;

同时从所述中空柱状滤芯的内面面积及其外面面积流过。

25.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辅助滤芯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上游或下游的其中 一个位置; 或同时设置于上游及下游的两个位置, 所述的辅助滤芯的装配的定向可使主气流直接穿流而 过。

26.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辅助滤芯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上游或 下游的其 中一个位置; 或同时设置于上游及下游的两个位置, 所述的辅助滤芯与所述的主要滤芯串联排列。

27.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辅助滤芯设置以下其中一个或多个位置: 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入风面前置位置, 并与所述的主要滤芯并联排列;

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出风面后置位置, 并与所述的主要滤芯并联排列。

28.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至少两个辅助滤芯, 所述的其中一个辅助滤芯与所 述的主要滤芯并联排列, 另外一个辅助滤芯设与所述的主要滤芯串联排列。

29.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至少两个辅助滤芯, 所述的其中一个辅助滤芯装配 的方向, 可使由风机带动从上游流向下游的气流直接穿流而过; 所述的另外一个辅助滤芯与主要滤芯并 联排列, 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入风面前置或出风面后置位置。

30.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其中一个辅助滤芯装配的方可向使风机带动的由上 游流向下游的气流直接流进穿过; 另外一个辅助滤芯与主要滤芯串联排列, 所述的两个辅助滤芯设置于 所述主要滤芯的上游或下游位置。

31.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至少三个辅助滤芯, 所述的其中一个辅助滤芯装配 的方可向使风机带动的由上游流向下游的气流直接流进穿过; 另外一个辅助滤芯与主要滤芯并联排列, 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入风面前置或出风面后置位置; 另外一个辅助滤芯与主要滤芯串联排列, 设置于 所述主要滤芯的上游或下游位置。

32. 根据权利要求 31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多个辅助滤芯可互相连结结合并整合成一个总辅 助滤芯; 总辅助滤芯有以下的其中一个或多个特征:

所述的总辅助滤芯的部份或全部与主要滤芯并联排列;

所述的总辅助滤芯的部份或全部与主要滤芯串联排列; 所述的总辅助滤芯的部份或全部与主要滤芯的装配方向可使风机带动的由上游流向下游的主气流直接 流进穿过。

3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了至少一种或多种以净化空气的配件: 高压静电除 尘器、 负离子产生器、 臭氧产生器、 氧化剂产生器、 包含活性碳、 光催化材料或分子筛、 沸石材料的、 或以任何比例混有以上一类或多类的任何型状任何材料颗粒状混的滤芯, 水帘装置、 紫外光管; 所述的 净化空气的配件并装置于任何位置、 以进一步辅助净化空气。

3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了至少一种或多种以净化空气的配件, 包括负离子 产生器、 臭氧产生器、 氧化剂产生器, 并装置主要滤芯的上游位置; 所述的主要滤芯为需要氧化剂或活 跃氧气团以进行催化氧化反应的滤芯。

3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了至少一个紫外光管于装置主要滤芯的上游位置; 使气体污染物及氧化剂或活跃氧气团进入主要滤芯前得以活化, 进入主要滤芯更有效进行催化氧化反应 的滤芯。

3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可以配合不同的环境装置, 如暖炉、冷风机、 空调设备、 放湿机, 干燥机、 抽油烟机、 干手机、 食物回收机、 堆肥机、 宠物屋、 鞋柜等使用。

37.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当用作吸附带有辐射物的空气时, 其壳体使用不会泄漏辐 射的物料或涂有防泄漏辐射的料涂层。

38.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当用作吸附带有辐射物的空气时, 所述主要滤芯的出风 面还设有防泄漏辐射的隔层。

39.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可以应用于水净化或流体系统,

所述的装置入风口为流体装置入口;

所述的装置出风口为流体装置出口;

所述的使主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的方法或设备; 为带动流体从上游流至下游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净化或流体系统还包括了至少一个主流入口及至少一个旁流入口;

当装置运作时, 主流从于壳体里的上游流至下游;

所述主流体经主流体入口, 流过所述主要滤芯的少有一个平面旁边, 使所述主要滤芯的至少两个面积 处于不同的流体压力;

旁流为带有污染物的流体; 旁流经由旁流体入口, 从主要滤芯较高流体压力的一面流向较低流体压力 的一面 (主要滤芯出风面) , 使污染的流体得以净化。

40. 一种净化空气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上任一项的装置以实现空气净化或流体净化。

Description:
高效能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环保领域, 更加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可用于空气净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分两个形态组成, 一是如灰尘、 细菌、 霉菌等形状较大的微粒, 其分子结构复杂, 由多种不同的物质或成份结合而成, 大约百分之一微米至数百微米大小; 一是如气体、 臭味、 挥发性有机化 学物等化学份子, 其化学结构简单, 由数种化学元素组成, 且十分细小, 只有埃米至纳米的大小。

要处理这两类型的污染物, 一般都是用不同技术的过滤方法, 传统的有用过滤纸, 甚至是高效能过滤纸 (HEPA Filter) 过滤带污染物的空气, 也有利用高电压产生的静电除尘、 或有放出负离子使悬浮在空气中的 灰尘微粒得以带负电荷, 再使其于较中性或正电荷的地方结集的方法。 有使用活性碳、 分子筛、 沸石作过滤 材料, 或再使用臭氧、 氧化剂、 紫外光灯, 配合光触媒或不同的催化触媒等材料进行氧化 催化分解污染物。 这些过滤方法, 各有特性及效能, 针对空气中不同的污染物, 市场上的空气净化机往往使用多于一种的空气 净化技术及过滤方法。 作使用的滤芯排列方法, 往往是一层一层的滤芯并联排列, 并只设有一个抽气扇或吹 风机, 带动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

不同滤芯有不同的的物理及化学特性, 有利用滤隔的方式, 有利用吸附的方式, 有利用电离的方式, 有 些滤芯风阻较大, 有些风阻较细, 有些却没有风阻。 由于空气中有不同污染物浓度、 不同污染物源头, 这更 使净化空气成一门复杂的课题。

利用传统的滤芯排列方式, 使用一个抽气扇或吹风机, 迫使所有平行排列的滤芯于同一风速下处理污 染 物, 难以有效地把作有滤芯的本身的功能及效率有 效发挥。 有时候, 某些过滤层, 因前置过滤层未有有效处 理污染物, 而变得寿命减短, 甚至坏掉, 或把已结集的污染物吹出, 更增加环境里的污染物。

在美国专利 US 6, 248, 146提出一种使滤芯不以并联排列装配的方法, 为使空气流过所述的第二空气滤 芯(124) , 该专利显示了一个收窄通道(106) 的设计, 当空气流过收窄信道时, 速度会加快, 从而减低第二 入气空间(112)气压, 造就外面空气经过第二空气滤芯(124)进入第 入气空间(112) , 再与原来的气流在静 态收回区域(116)混合, 经过输出滤芯(126)排出。 这个专利没有明确的说明使用抽气扇或吹风机 。 但无论使 用抽气扇或吹风机制造气流, 实际应用还是有很大的缺点。 如使用抽风机, 收窄通道(106) 的设计使装置发 出高频的硝子噪音, 如使用吹风机, 除了制造如上述的高频的硝子噪音的缺点外, 收窄通道(106) 的收窄程 度, 比使用抽风机时的还要狭窄及缩小, 才可以使第二入气空间(112) 变得有足够的负压效果, 使外面空气 经过第二空气滤芯(124)。而且,如使用吹风 ,还使用很大力矩的吹风机马达,才可以对 收窄通道(106)造 成的风阻效应, 把一定份量的气流送进装置里, 情况就如用口吹风进饮管里一样, 如果用手指稍稍压扁饮管 中间, 要把风吹进饮管里, 就要用非常大的力了。 力矩大的吹风机马达所耗能量较大, 价钱较昂贵, 也进一 步加大了装置的噪声。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及装置, 使空气净化装置运作时, 可以配合滤芯不同的物理及化学 特性, 包括风滤的芯阻、 过滤原理, 最佳过滤污染物的风流速度等等来有效处理污 染物。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 使用主要滤芯, 对须要较慢风流以达过滤效果的吸附或化学反 应催化的滤芯, 或处理尤其是多种污染物包含了气体污染物的 空气, 效果更为明显。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亦有效延长主要 滤芯的寿命时间。

由于本发明通过主要滤芯是旁气流, 而非传统的主气流; 旁气流速度除可以因风机或可循环转动的设备 的运转速度而被改变以外, 还可以应以下多个参数改变: 装置入风口大小; 主气流入风口大小; 旁气流入风 口大小; 主要滤芯的于装置里的定向; 辅助要滤芯的于装置里的定向; 出风口大小等。 因此, 空气净化机的 设计可更有弹性, 并可使主要滤芯经常于有效及最佳的风流速度 下运作, 发挥最佳的效果, 亦不会因要配合 装置里其它滤芯及原来风机的的风速而减弱其 原本效果及减短其寿命。 更进步是, 由于主要滤芯不是跟风机 并联排列, 因此其风阻特性及厚薄特性不会影响原有风机 的负载。 因此, 本发明更提供一个环保的方法, 使 用者可利用已配有风机或可循环转动的设备的 环境装置, 如风扇、 抽风机、 凉风机、 空调机、 暖风机, 甚至 汽车冷气的出风口, 或任何空气清新机等, 再于其环境装置的出风口或入风口, 外加配合本发明的主要滤芯, 使原来环境装置成为一个空气净化机的同时, 不影响原来环境装置的风机马达负载。所述的 配合的主要滤芯, 除了型状上可以配合安装外, 更可因应主要滤芯的厚薄、 形状、 安装角度及方位, 使旁气流的风速得到智能 的调较, 使其环境装置成为一个智能的空气净化机。

本空气净化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使用一个空气净化装置, 包含了

一个壳体;

至少一个装置入风口;

至少一个装置出风口;

至少一个主要滤芯;

至少一个主气流入风口;

至少一个旁气流入风口;

至少一个使主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的方法或设 备;

所述的主气流入风口及旁气流入风口设置于 所述的装置入风口的位置。

当主气流从于壳体里的上游流至下游时, 先从主气流入口流过所述主要滤芯的至少一个 面积的旁边, 使所述 主要滤芯的至少两个面积处于不同的空气压力 ; 所述主要滤芯的至少两个面积与主气流的流动 方向平行排列 的; 旁气流为带有污染物的空气; 旁气流经由旁气流入口, 从主要滤芯较高空气压力的一面(即主要滤芯 的入 风面)流向较低空气压力的一面(即主要滤芯 出风面) , 使污染空气得以净化。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至少一个压力排气口。 所述的压力排气口, 设置于壳体的任何位置, 当所述 的抽风扇或吹风扇的转速过大, 引至主气流及旁气流的流量及流速不可能应付 或配合所抽风扇或吹风扇的转 速时,压力排气口可以被调至打开至适合大小 。使外面的空气亦可以经过所述的压力排气口 流进或排出壳体。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滤芯。

所述的使主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的设备可以 是一个风机或可以循环转动的设备;

所述的使主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的方法可以 是连接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至另外一台 含抽风机或吹风机 的另一个环境装置; 所述连接方法是使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 的装置入风口或装置出风口连接至该另一 个环境装置的入风口或出风口, 达至本发明所述主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的目的 。

所述的风机还可以是一个抽风机, 所述的抽风机设置于主要滤芯的下游位置, 把空气从所述壳体里从的上游 抽至下游。

所述的风机还可以是一个送风机或吹风机, 所述的送风机或吹风机设置于主要滤芯的上游 位置, 把空气从所 述壳体里从的上游送至下游。

当使用抽风机时, 所述的空气净化效果及效能比使用送风机或吹 风机的更为明显, 耗用更少能量也能达到相 同的净化效果。 这是因为抽风机不用额外耗能对抗装置里由壳 体引起的吹风风阻, 抽风也使主气流的流动得 更平均。 相反, 如使用送风机或吹风机, 当主气流的流量增加至装置的壳体不能容纳并 同时流过时, 过多主 气流流量会于壳体的内壁反弹, 引起的无用的吹风风阻, 需要更大马达力矩的送风机或吹风机才可以把 气流 送至装置出风口, 除多耗能量外, 也会产生噪声、 及湍流或紊流, 灭低了旁气流的流速。 虽然如此, 利用抽 风机或送风机或吹风机, 也能达至本发明的基本精神。

所述的使主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的设备还可 以是连接至主要滤芯的循环转动设备, 当所述的循环转动设备运 作时, 主要滤芯亦同时转动, 带动主气流从于壳体里的上游流至下游; 主气流流过所述主要滤芯的少有一个 面积的旁边, 使所述主要滤芯的至少两个面积处于不同的空 气压力; 旁气流从主要滤芯入风面流向主要滤芯 出风面, 使污染空气得以净化。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可以视作为一个基础单元。 多个所述的基础单元还可以组合在一起, 所述的 组合方法, 是利用一单元的部份或全部的装置出风口, 连结至另外一个或多个单元的部份或全部的装 置入风

□。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主气流入风口、 旁气流入风口及装置入风口, 还有以下三项的其中一项的特征:

1. 主气流入风口及旁气流入风口源自一个装置入 风口; 或

2. 主气流入风口及旁气流入风口分别源自不同的 装置入风口; 或

3. 以上二项特征同时共存

并利用以下其中一项或多项的方法产生所述 主要滤芯入风面及主要滤芯出风面的毗连的主 气流流速区别, 以 使两个面积处于不同的空气压力:

1. 所述的主气流风速区别是由使用一个或多于一 个的风机产生。

2. 所述主气流风速区别是由主要滤芯的纵断面的 内轮廓线及外轮廓线的区别产生。

3. 所述主要滤芯的出风面及主要滤芯的入风面为 不同物料、 并或带有不同的表面粗糙效果造成。

4. 调较其中以下的一项或多项的参数:

装置入风口的开关大小及定向; 装置出风口的大小及定向; 主气流入风口的大小及定向; 旁气流入风 口的开关、 大小及定向; 壳体的长, 宽, 厚, 高等的尺寸; 壳体里主气流流动的路径或信道的阔窄、 长短、 及方向; 主要滤芯的于装置里的定向; 辅助滤芯的于装置里的定向; 使主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 的设备的运转速度

当主要滤芯旁气流入风口被调较至关闭时, 主要滤芯的旁气流的流量亦会同时调节至零流 量以配合这设定。 当主要滤芯为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的触媒时, 辅助滤芯并用作净化尘粒状污染物, 当尘粒状污染物浓度较高 并足以影响主要滤芯的寿命时, 经过主要滤芯的旁气流入风口可以先被调较至 关闭, 迫使所有空气先被辅助 滤芯过滤, 直至尘粒状污染物达至合理水平, 旁气流入风口才被打开, 进行气体污染物的净化及余下的尘粒 状污染物的净化。 因此, 本发明可达至智能地根据环境里的污染物, 进行有系统及有效的空气净化。

当调较所述壳体的长, 宽, 厚, 高等的尺寸及壳体里主气流流动的路径或信道 的阔窄、 长短、 及方向; 还可 以改变主气流的流量及流速, 及流过主要滤芯的位置及方向, 达到改变及控制旁气流流量、 流速及流过的位 置及方向的目的。

另外, 调较主要滤芯及辅助滤芯的于装置里的定向, 可调节主气流及旁气流的流动路径, 调节所述主要滤芯 因主气流旁边过的空气压力, 从而调节旁气流的大小。

所述的调较方法, 是以手动调较、 电子自动调较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混合的方法调 较方法进行。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了中央处理器。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了一个或多个环境传感器, 所述环境传感器用作量度温度、 湿度、 挥发 性有机化合物、 甲醛、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灰尘、 臭氧、 氧化氮、 细菌、 氡气、 风速、 风流、 气压、 环境 光亮度、 声音、 空气中各种辐射水平中至少一项。

所述的电子自动调较方法, 可以是根据所述环境传感器量度出来的数据判 断, 或以预先于所述的中央处理器 植入的计算机程序进行。

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包括一个或多个的装置运 作模式, 如包括了利用辅助滤芯作除尘粒状污染物的除 尘模式或 除不同大小微粒状污染物的多种模式、 利用主要滤芯作除气体状污染物的除味道或除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模式 或除不同气体状污染物的多种模式、 配合紫外光灯的除菌模式、 使风量减低以至减少装置发出的噪声的睡眠 模式。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其多个主要滤芯及辅助滤芯可以有其中一项或 多项的区别:

不同的过滤原理、

不同的最佳过滤风速、

不同的保持污染物于滤芯的时间、

不同的风阻

不同的滤芯密度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有效使主要滤芯及辅助滤芯同一主要气流速度 下有效使其各自各以 最佳气流速度下的进行不同污染物的净化。

此外, 利用本发明, 当所述的主要滤芯比辅助滤芯有较大密度的风 阻, 利用本发明, 可以使带有污染物的空 气有效被主要滤芯净化的同时, 并不会加重风机的负荷, 有效减少噪声, 及减小能源的消耗。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子里, 所述的主要滤芯是用作过滤气体污染物、 味道或有机污染物的滤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子里, 所述的辅助滤芯是用作过滤尘粒状污染物的滤 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子里, 所述的辅助滤芯是用作过滤细菌的滤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子里, 所述的主要滤芯为以下其中一项的过滤物料:

1. 含活性碳、光催化材料或分子筛、沸石材料的 颗粒状材料、或以任何比例混有以上一类或多 类颗粒 状混合物, 所述的颗粒状材料, 以任何的型状及物料的透风容器盛载。

2. 黏附含活性碳、 光催化或分子筛沸石、 或以混有任何比例以的一类或多类的的透风材 料。

3. 黏附含活性碳、 光催化或分子筛沸石、 或以混有任何比例以的一类或多类的的蜂窝状 材料。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子里, 所述的主要滤芯的入风面或出风面还配设至少 一层以上带有其它净化空气功能的过 滤层, 如前置除尘过滤纸, 以进一步保护主要滤芯及防止主要滤芯的过滤 物料被吹出。

所述的主要滤芯还可以是一组并联排列、 带有不同功效的净化滤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子里, 所述的辅助滤芯的入风面或出风面还配设其它 带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副过滤层, 如前 置除尘过滤纸。

所述的辅助滤芯还可以是一组并联排列、 带有不同功效的净化滤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子里, 所述的的辅助滤芯是由高压产生电离, 再以静电收集尘粒状污染物的除尘器。 所述 的高压产生电离除尘器。 所述的的辅助滤芯是高效能过滤纸 (HEPA Fi lter) 以过滤空气的尘粒状污染物。 所述的主要滤芯及辅助滤芯的安置的方位, 应顺应主气的流动路径并尽量避免湍流或紊流 , 或会减低主要滤 芯的过滤效果

所述主要滤芯的是一个厚度平均的滤芯, 所述主要滤芯的纵断面的入风面轮廓线及出风 面轮廓线平行排列。 所述主要滤芯的是一个厚度不平均的滤芯, 所述主要滤芯的纵断面的入风面轮廓线及出风 面轮廓线非以平行 排列。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子里, 所述主要滤芯是一个实心的立体滤芯, 包含一个以上的面积; 所述立体滤芯, 除了 可能是一个圆形或隋圆形球体形状者外, 还可以是以下其中二个或多个面积组成的实心 的立体滤芯:

任何平面图型的面积

任何规则或不规则二维的孤型面面积

任何规则或不规则三维面积

所述的立体滤芯是包含了一个或多个入风面; 一个或多个出风面。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子里, 所述主要滤芯是一个实心的立体滤芯时, 如所述主要滤芯的入风面是一个二维的面 积, 出风面是一个二维或三维的面积; 如所述主要滤芯的入风面是一个平面, 出风面是多个平面或一个二维 或三维的面积, 入风面的的总面积较出风面的总面积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子里, 所述主要滤芯是一个中空的柱状的滤芯, 所述柱状的滤芯的中空方向跟所述的主气 流的方向并联而列,所述的入风面及出风面处 于所述中空的柱状的滤芯的内面及外面面积或 外面及内面面积。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主要滤芯是一个中空的柱状的滤芯时, 当主气流从所述壳体里从上游流至 下游, 所述主气流以以下其中一个或多过路径流过:

1. 只从所述中空柱状滤芯的内面面积流过。 2. 只从所述中空柱状滤芯的外面面积流过。

3. 同时从所述中空柱状滤芯的内面面积及其外面 面积流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子里, 所述主要滤芯是一个立体中空柱状的滤芯时, 所述中空柱状的滤芯的纵断面的内轮 廓线较其外轮廓线长。 所述中空柱状滤芯的外面面积为入风面, 所述中空柱状的滤芯的内面面积为出风面。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子里, 所述中空柱状的滤芯的纵断面的内轮廓线较其 外轮廓线短。 所述中空柱状的滤芯的 内面面积为入风面, 所述中空柱状的滤芯的外面面积为出风面。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子里, 所述主气流从所述中空柱状滤芯的纵断面的内 轮廓线及外轮廓线流过, 所述的内轮 廓线毗连的气流速度比其于外轮廓线毗连的气 流速度快。 所述的入风面处于所述中空的柱状的滤芯的外 面面 积, 所述的出风面处于所述中空的柱状的滤芯的内 面面积。 相反, 所述主气流从所述中空柱状滤芯的纵断面 的内轮廓线及外轮廓线流过, 所述的内轮廓线毗连的气流速度比其于外轮廓 线毗连的气流速度慢。 所述的入 风面处于所述中空的柱状的滤芯的内面面积, 所述的出风面处于所述中空的柱状的滤芯的外 面面积。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辅助滤芯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上游或 下游的其中一个位置; 或同时设 置于上游及下游的两个位置, 所述的辅助滤芯的装配的定向可使主气流直接 穿流而过。 如辅助滤芯设置于所 述主要滤芯的上游位置, 带污染物的空气随所述风机带动的主气流先经 过辅助滤芯,直接流进穿过辅助滤芯, 带污染物的空气进行了初步净化, 并于较下游位置与已被主要滤芯净化的空气结 合。 如辅助滤芯设置于所述 主要滤芯的下游位置, 被主要滤芯净化的空气在较下游位置到与主气 流结合, 直接流进穿过辅助滤芯, 使带 污染物的空气得以双重净化。

于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的辅助 滤芯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上游或 下游的其中一个位置;或同时 设置于上游及下游的两个位置, 所述的辅助滤芯与所述的主要滤芯串联排列。 由风机带动从上游抽至下游的 主气流从所述辅助滤芯旁边流过, 使辅助滤芯的至少两个面积处于不同的空气压 力, 带有污染物的空气从辅 助滤芯较高空气压力的一面流向较低空气力的 一面, 使污染空气得以净化。 被辅助滤芯净化的空气, 与已被 主要滤芯净化的空气结合。

于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辅助滤芯设置以下其中一个或多个位置 :

1. 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入风面前置位置, 并与所述的主要滤芯并联排列

2. 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出风面后置位置, 并与所述的主要滤芯并联排列

当所述的辅助滤芯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入 风面前置位置时, 当风机运作时, 带动气流从所述壳体里从的上 游抽至下游, 气流从所述主要滤芯的少有一个平面旁边流过 , 辅助滤芯的至少一个面积及所述主要滤芯出风 面处于不同的空气压力, 带有污染物的空气从辅助滤芯较高空气压力的 一面流向主要滤芯入风面, 再流向主 要滤芯较低空气压力的一面, 使污染空气得以净化。

当所述的辅助滤芯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出 风面后置位置时, 当风机运作时, 带动气流从所述壳体里从的上 游抽至下游, 气流从所述辅助滤芯的至少一个平面旁边流过 , 辅助滤芯的至少一个面积及所述主要滤芯入风 面处于不同的空气压力, 带有污染物的空气从主要滤芯较高空气压力的 一面流向辅助滤芯入风面, 再流向辅 助滤芯较低空气压力的一面, 使污染空气得以净化。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至少两个辅助滤芯, 所述的其中一个辅助滤芯与所述的主要滤芯并 联排 列, 另外一个辅助滤芯设与所述的主要滤芯串联排 列。

当风机运作时, 带动主气流从所述壳体里从的上游抽至下游, 使旁气流流过

(1) 并联排列的辅助滤芯及主要滤芯; 及

(2) 与主要滤芯串联排列的辅助滤芯

两者皆于下游位置与主气流结合并排出, 使污染空气得以净化。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至少两个辅助滤芯, 所述的其中一个辅助滤芯装配的方向, 可使由风机 带动从上游流向下游的气流直接穿流而过。 所述的另外一个辅助滤芯与主要滤芯并联排列 , 设置于所述主要 滤芯的入风面前置或出风面后置位置。

带污染物的空气分别经以下两个路径获得净 化:

1. 带污染物的空气随所述风机带动的气流经过辅 助滤芯, 直接流进穿过所述的其中一个辅助滤芯, 并被净 化;

2. 带污染物的空气被并联排列的辅助滤芯及主要 滤芯的滤芯组合净化的空气结合。

两个路径获得净化的空气于较下游位置结合 并排出。

于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至少两个辅助滤芯, 所述的其中一个辅助滤芯装配的方向使风机带 动 的由上游流向下游的气流直接流进穿过。 另外一个辅助滤芯与主要滤芯串联排列, 所述的两个辅助滤芯设置 于所述主要滤芯的上游或下游位置。

带污染物的空气分别经以下三路径获得净化 :

1. 带污染物的空气随所述风机带动的主气流先经 过辅助滤芯, 直接流进穿过辅助滤芯, 带污染物的空气进 行了初步净化;

2. 带污染物的空气于辅助滤芯较高空气压力的一 面流向较低空气压力的一面;

3. 带污染物的空气于主要滤芯较高空气压力的一 面流向较低空气压力的一面。

三个路径获得净化的空气于较下游位置结合 并排出。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至少三个辅助滤芯, 所述的其中一个辅助滤芯装配的方可向使风机 带动 的由上游流向下游的气流直接流进穿过;

另外一个辅助滤芯与主要滤芯并联排列, 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入风面前置或出风面后 置位置。

另外一个辅助滤芯与主要滤芯串联排列, 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上游或下游位置。

带污染物的空气分别经以下三路径获得净化 :

1. 带污染物的空气随所述风机带动的主气流经过 辅助滤芯, 直接流进穿过辅助滤芯, 带污染物的空气进行 了净化;

2. 带污染物的空气于辅助滤芯较高空气压力的一 面流向较低空气压力的一面;

3. 带污染物的空气被并联排列的辅助滤芯及主要 滤芯的滤芯组合净化的空气结合。

三个路径获得净化的空气于较下游位置结合 并排出。

所述的多个辅助滤芯可互相连结结合并整合 成一个总辅助滤芯; 总辅助滤芯有以下的其中一个或多个特征: 所述的总辅助滤芯的部份或全部与主要滤芯并 联排列; 所述的总辅助滤芯的部份或全部与主要滤芯串 联排列;

所述的总辅助滤芯的部份或全部与主要滤芯 的装配方向可使风机带动的由上游流向下游的 主气流直接流进穿 过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了至少一种或多种以净化空气的配件, 包括

高压静电除尘器、

负离子产生器、

臭氧产生器、

氧化剂产生器、

包含活性碳、 光催化材料或分子筛、 沸石材料的、 或以任何比例混有以上一类或多类的任何型状 任 何材料颗粒状混的滤芯,

水帘装置、

紫外光管

并装置于任何位置、 以进一步辅助净化空气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了至少一种或多种以净化空气的配件, 包括负离子产生器、臭氧产生器、 氧化剂产生器, 并装置主要滤芯的上游位置。 所述的主要滤芯为需要氧化剂或活跃氧气团以 进行催化氧化反 应的滤芯。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了至少一个紫外光管于装置主要滤芯的 上游位置。 使气体污染物及氧化 剂或活跃氧气团进入主要滤芯前得以活化, 进入主要滤芯更有效进行催化氧化反应的滤芯 。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可以配合不同的环境装置, 如暖炉、 冷风机、 空调设备、 放湿机, 干燥机、 抽油烟机、 干手机、 食物回收机、 堆肥机、 宠物屋、 鞋柜等使用。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当用作吸附带有辐射物的空气时, 其壳体使用不会泄漏辐射的物料或涂有防泄 漏辐射的料涂层。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当用作吸附带有辐射物的空气时, 所述主要滤芯的出风面还设有防泄漏辐射的 隔层。

由于装置的总入风体积相等总出风体积, 因此利用调节所有装置入风口及装置出风口装 置入风口; 主气流入 风口; 旁气流入风口, 有效控制旁气流的流速及流量。 其关系以以下方程式计算:

方禾呈式 1: V V x n x k x C 3

方禾呈式 2: V. n2 = V x n S2 x k, 2 x C t

使用抽风机时:

方禾呈式 3 : Volume Out = Volume In + leakage In

方禾呈式 4 : V x A + V x A = Volume In + Leakage In

使用吹风机或送风机时:

方禾呈式 5 : Volume Out + leakage Out = Volume In

方禾呈式 6 : V x A + V x A + leakage Out = Volume In 于以上方程式 1-6, 各参数定义如下:

Volume Out : 总出风体积

Volume In : 总入风体积

Leakage In : 非经过装置入风口漏入装置的风量总体积

Leakage Out : 非经过装置出风口漏出装置的风量总体积

V. nl : 主气流流速 (经主要滤芯出风面旁流过)

V. n2 : 主气流流速 (经主要滤芯入风面旁流过)

V„ lnl = 主要滤芯纵断面出风面的轮廓线毗连的主气流 速度

V„ ln2 =主要滤芯纵断面入风面的轮廓线毗连的主气 速度

A nl : 主气流入风口横切面面积

A n2 :旁气流入风口横切面面积

n sl 垂直指向主要滤芯出风面的向量

垂直指向主气流 V. nl 的向量

2 垂直指向主要滤芯入风面的向量

k V2 垂直指向主气流 V.„ 2 的向量

C 3 = 系统常数 3

C, = 系统常数 4

根据以下数学方程式计算主气流至少两个面 积的空气压力及其主气流的流速关系:

方程式 7 : Pi„ + [ 1/2 X P X V nalnl 2 ] = P„ t + [ 1/2 x P x V naln2 2 ]

于以上方程序 7, 各参数定义如下:

Pi„ =主要滤芯的入风面空气压力

Pout =主要滤芯的出风面空气压力

V„ lnl = 主要滤芯纵断面入风面的轮廓线毗连的主气流 速度

V„ ln2 =主要滤芯纵断面出风面的轮廓线毗连的主气 速度

P =空气的密度

根据以下数学方程式计算主要滤芯厚度横、 切面面积、 旁气流流过主要滤芯时的流速的关系设定: 方程式 8 : (P ln - P„ ut ) x D = (1/2) x v 3 x P * d + C 2

于以上方程序 8, 各参数定义如下:

Pout =主要滤芯的出风面空气压力

Pin =主要滤芯的入风面空气压力

D = 旁气流流过主要滤芯时的滤芯厚度

= 系统常数 1

C 2 =系统常数 2

P =空气的密度 v = 旁气流流过主要滤芯时的流速

所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可以应用于水净化或流体系统,

所述的装置入风口为流体装置入口;

所述的装置出风口为流体装置出口

所述的风机为带动流体从上游流至下游的设备 ,

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净化或流体系统还包括了至 少一个主流入口及至少一个旁流入口。

当装置运作时, 主流从于壳体里的上游流至下游;

所述主流体经主流体入口, 流过所述主要滤芯的至少一个平面旁边, 使所述主要滤芯的至少两个面积 处于不同的流体压力;

旁流为带有污染物的流体; 旁流经由旁流体入口, 从主要滤芯较高流体压力的一面流向较低流体 压力 的一面 (主要滤芯出风面) , 使污染的流体得以净化。

本发明, 亦包含一种可以净化空气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上任一项的系统以实现空气净化 或流体净化。 附图说明

图 1- 6 是本专利申请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实施例 1至实施例 6的结构示意图;

图 7-14是本专利申请的空气净化装置的主要滤芯 8个形状的示意图;

图 15-54是本专利申请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实施例 7至实施例 46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详解

图 1说明空气净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子一, 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包含了 壳体 301、 装置入风口 101、 装置出 风口 104、 主要滤芯 303、 风机 302、 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 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 风口 103 设置于所述的装置于入风口 101的位置。 如图所示, 在此实施例中, 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 入风口 103分别源自不同的装置入风口 101 ;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一个压力排气口 106, 当所述的 抽风扇 304转速过大, 引至主气流及旁气流的流量及流速不可能应付 或配合所抽风扇或吹风扇的转速时, 压 力排气口 106可以被调至适合大小, 使空气净化装置外面的空气亦可以经过压力排 气 106口流进壳体; 所述 的主要滤芯 303的入风面 401轮廓线及出风面 402轮廓线是平行排列。 当风机 302运作时, 带动主气流 202 从于壳体 301里的上游流至下游; 所述主气流经主气流入口 102, 流过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至少有一个面积 402的旁边, 所述主气流 202从主要滤芯 303的纵断面的内轮廓线流过时, 所述的内轮廓线毗连的气流速度 204比其于外轮廓线毗连的气流速度 203快。 使所述主要滤芯的至少两个面积 401及 402处于不同的空气压 力; 旁气流 201为带有污染物的空气; 旁气流 201经由旁气流入口 103, 从主要滤芯 303较高空气压力的一 面 (主要滤芯入风面 401)流向较低空气压力的一面 (主要滤芯出风面 402), 使污染空气得以净化。

图 2说明空气净化装置的实施例子二, 这个装置基本结构跟图 1所述的实施例子相近, 实施例子二应用作鲜 风机, 其不同的入风口被一道围墙 306分隔开, 所述的围墙 306可以是壳体 301的其中一部分, 或于安装本 发明空气净化装置时刻意利用其它屏障物造成 。 一般新鲜的室外空气比启动了空调的室内空气 为较高温度及 湿度, 为了节省能源, 抽进预先经过净化或未经处理的新鲜室外空气 207的同时 , 部分的室内已较冷冻及干 燥的室内空气 206可以随旁气流 201经过主要滤芯 303获得净化, 并与含鲜风 207的主气流 202结合成混合 空气 208, 循环被送回室内。

图 3说明空气净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子三, 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包含了 壳体 301、 装置入风口 101、 装置出 风口 104、主要滤芯 303、风机 302、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在此实施例中,主气流入风口 102 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源自同一个装置入风口 101。 当风机 302运作时, 带动主气流 202从于壳体 301里的上 游流至下游; 所述主气流经主气流入口 102, 流过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少有一个面积 402的旁边, 所述主气 流 202及 205 从主要滤芯 303的入风面 401及出风面 402旁边流过时, 所述的内轮廓线毗连的气流速度 204 比其于外轮廓线 401毗连的气流速度 203快。 使所述主要滤芯的至少两个面积 (401, 402)处于不同的空气压 力; 旁气流 201为带有污染物的空气; 旁气流 201经由旁气流入口 103, 从主要滤芯 303较高空气压力的一 面 (主要滤芯入风面 401)流向较低空气压力的一面 (主要滤芯出风面 402), 使污染空气得以净化。

图 4说明空气净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子四, 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包含了 壳体 301、 装置入风口 101、 装置出 风口 104、 主要滤芯 303A及 303 B、 风机 302及 304、 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A及 103B。 当风 机 302运作时, 带动主气流 202及 205从于壳体 301里的上游流至下游; 所述主气流 202经主气流入口 102 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A, 流过所述主要滤芯 303A的两个面积 401A及 402A及主要滤芯 303 B的一个面积 402B 的旁边,所述的内轮廓线毗连的气流速度 204A及 204B比其于外轮廓线毗连的气流 203A及 203B速度快。 使 所述主要滤芯的至少两个面积 (401A及 402A, 401B及 402B )处于不同的空气压力; 旁气流 201A及 201B经 由旁气流入口 103A及 103B, 从主要滤芯 303A及 303B较高空气压力的一面流向较低空气压力的 面, 使污 染空气得以净化。

如图所示, 在此实施例四中, 空气净化的装置主气流入风口 102、 旁气流入风口 103及 103BA及装置入风口 101,还有以下二项特征的共存:(1)主气流入 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A源自同一个入风口 101 ; (2)及主 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B分别源自不同的装置入风口 101。

在此实施例子四中, 包含了两个基本结构, 上半部份的跟实施例子三的基本结构相同, 上半部份的跟实施例 子一的基本结构相同。 本发明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可以当作一个基础单元。 当多个单元组合一起时, 部份单元里的风机或任何带动空气从所述壳体 里的上游流动至下游的设备还可以被省略。 所述的多个单元组 合一起的方法是为利用一单元的部份或全部装 置出风口, 连结至另外一个单元的部分或全部装置入风口 。 图 5及图 6说明空气净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子 5及 6, 实施例子五的基本结构跟图 1所述的实施例子一大致 相近。 实施例子 5说明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源自不同的装置入风口 101 ; 实施例子六说明 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源自同一装置于入风口 101的位置。 实施例子 5及 6的装置使用了 如图 7所示的一个实心的立体滤芯 303, 其纵断面的入风面 401轮廓线跟出风面 402轮廓线并非平行排列, 当所述主气流 202及 205从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纵断面出风面 402的轮廓线流过时, 入风面 401轮廓线毗连 的气流 203速度比其于出风面轮廓线 402毗连的气流 202速度慢, 从而使主要滤芯 303入风面及其出风面的 空气压力带有明显区别,旁气流 201为带有污染物的空气; 旁气流 201经由旁气流入口 103,从主要滤芯 303 较高空气压力的一面 (主要滤芯入风面 401)流向较低空气压力的一面 (主要滤芯出风面 402),使污染空气得以 净化。

除了如图 7所示的一个实心的立体滤芯 303外, 所述的主要滤芯形状还可以是中空柱状的滤芯 (如图 8及图 9所示) ; 图 8显示了一个厚度平均的中空柱状滤芯, 其纵断面的入风面 401轮廓线及出风面 402轮廓线平 行排列。 图 9显示了一个厚度不平均的中空柱状滤芯, 其纵断面的入风面 401轮廓线及出风面 402轮廓线非 以平行排列。所述中空柱状的滤芯的纵断面的 内轮廓线 402较其外轮廓线 401长。当被应用于如图 17及 18的 装置中 (实施例 8及实施例 10) 所述中空柱状滤芯的外面面积为入风面 401, 所述中空柱状的滤芯的内面面 积为出风面 402。

图 10显示了另一个由两个二维的孤型面面积组成 厚度平均的滤芯,其滤芯表面的起伏轮廓可增 加旁气流入 风面及出风面的面积。 这个立体滤芯 303可以垂直或横向装置于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 置里。 当这个立体滤芯 303垂直装置时 (如图 10B示), 所述立体滤芯 303的纵断面的内轮廓线及外轮廓线是平行但非 直线, 当这个 立体滤芯 303横向装置时 (如图 10A示),所述立体滤芯 303的纵断面的内轮廓线及外轮廓线皆平行并是 直线。 横向装置时主气流从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纵断面出风面 402的轮廓线流过时,入风面 401轮廓线及出风面 402 轮廓线毗连的气流较垂直装置时顺畅及可减少 湍流或紊流。

图 11及 12显示了两个由两个二维的孤型面面积作为旁 流入风面及出风面 401及 402的主要滤芯, 当立体 滤芯如图示垂直安装时, 其中图 11显示了立体滤芯 303的纵断面的其中一面的轮廓线为直线, 而图 12显示 了立体滤芯 303的纵断面的两面轮廓线为曲线。图 11使主气流从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纵断面出风面的轮廓线 流过时, 较为顺畅及可减少湍流或紊流。

图 13显示了一个由一面平面面积及一面三维面积 成的立体滤芯。三维面积那一面为出风面, 面图型的面 积那面为入风面, 当主气流所述主要滤芯的纵断面出风面的轮廓 线流过时, 入风面轮廓线毗连的气流速度比 其于出风面轮廓线毗连的气流速度慢, 从而使主要滤芯入风面及其出风面的空气压力 带有明显区别。

图 14则显示了另一个由三维面积组成的立体滤芯 只要主气流入口流过主要滤芯的至少一个面 的旁边,使 所述主要滤芯的至少两个面积处于不同的空气 压力,旁气流从主要滤芯较高空气压力的一面 (主要滤芯入风面) 流向较低空气压力的一面 (主要滤芯出风面) , 使污染空气得以净化, 便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图 15及 17显示了实施例 7及实施例 8。 前者为使用了如图 8示的中空柱状主要滤芯, 后者为使用了如图 9 示的中空柱状主要滤芯。 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包含了 壳体 301、 装置入风口 101、 装置出风口 104、 主要滤 芯 303、 风机 302、 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 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设置于 所述的装置于入风口 101的位置。 如图所示, 在此实施例中, 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分别源 自不同的装置入风口 101 ; 所述的主要滤芯 303的入风面轮廓线 401及出风面轮廓线 402是平行排列。 当风 机 302运作时, 带动主气流 202从于壳体 301里的上游流至下游; 所述主气流 202经主气流入口 102, 流过 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少有一个面积 402的旁边,所述主气流 202从主要滤芯 303的纵断面的内轮廓线流过时, 所述的内轮廓线毗连的气流速度 204比其于外轮廓线毗连的气流速度 203快。 使所述主要滤芯的至少两个面 积 401及 402处于不同的空气压力; 旁气流 201为带有污染物的空气; 旁气流 201经由旁气流入口 103, 从 主要滤芯 303较高空气压力的一面 (主要滤芯入风面 401)流向较低空气压力的一面 (主要滤芯出风面 401),使 污染空气得以净化。

图 16及 18显示了实施例 9及实施例 10。 前者为使用了如图 8示的中空柱状主要滤芯, 后者为使用了如图 9示的中空柱状主要滤芯。 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包含了 壳体 301、 装置入风口 101、 装置出风口 104、 主要 滤芯 303、 风机 302、 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 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设置 于所述的装置于入风口 101的位置。 如图所示, 在此实施例中, 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A源 自同一个装置入风口 101 ; 所述的主要滤芯 303的入风面 401轮廓线及出风面 402轮廓线是平行排列。 当风 机 302运作时, 带动主气流 202从于壳体 301里的上游流至下游; 所述主气流 202经主气流入口 102, 流过 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少有一个面积 402的旁边,所述主气流 202从主要滤芯 303的纵断面的内轮廓线流过时, 所述的内轮廓线毗连的气流速度 204比其于外轮廓线毗连的气流速度 203快。 使所述主要滤芯的至少两个面 积 401及 402处于不同的空气压力; 旁气流 201为带有污染物的空气; 旁气流 201经由旁气流入口 103, 从 主要滤芯 303较高空气压力的一面 (主要滤芯入风面 401)流向较低空气压力的一面 (主要滤芯出风面 402),使 污染空气得以净化。

图 19及图 21显了实施例 11及实施例 12, 两个实施例的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分别源自不 同的装置入风口 101, 两个实施例皆使用了如图 8示的中空柱状主要滤芯 303, 并包括了辅助滤芯 501, 所述 的辅助滤芯 501的装配的定向可使主气流直接穿流而过。 如辅助滤芯 501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上游位 置 (如图 19示的实施例 11), 带污染物的空气随所述风机带动的主气流 202先经过辅助滤芯 501, 直接流进 穿过辅助滤芯 501, 带污染物的空气进行了初步净化, 并于较下游位置与已被主要滤芯 303净化的空气结合。 如辅助滤芯 501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下游位置 (如图 21示的实施例 12), 被主要滤芯 303净化的空气 在较下游位置到与主气流 202结合, 直接流进穿过辅助滤芯 501, 使带污染物的空气得以双重净化。

图 22显了实施例 13的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分别源自不同的装置入风口 101, 实施例 13还 包括了两个辅助滤芯 501,及使用了一个如图 8示的中空柱状主要滤芯 303。辅助滤芯 501设置于所述主要滤 芯 303的上游及下游位置。

图 20及 23显了实施例 14及实施例 15, 两个实施例的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A源自同一个 装置入风口 101 ; 两个实施例的皆使用了如图 8示的中空柱状主要滤芯 303。 并包括了辅助滤芯 501, 所述的 辅助滤芯 501的装配的定向可使主气流直接穿流而过。 如辅助滤芯 501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上游位置 (实施例 14如图 20示), 带污染物的空气随所述风机带动的主气流 202先经过辅助滤芯 501, 直接流进穿过 辅助滤芯 501, 带污染物的空气进行了初步净化, 并于较下游位置与已被主要滤芯 303净化的空气结合。 如 辅助滤芯 501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上游及下游位置 (如图 23示的实施例 15), 被主要滤芯 303及上游 的辅助滤芯 501净化的空气在较下游位置到与主气流 202结合, 并再直接流进穿过辅助滤芯 501, 使带污染 物的空气得以三重净化。

图 24, 25, 26, 27及 28显了实施例 16, 17, 18, 19及 20。 这五个实施例的皆使用了如图 8示的中空柱状 主要滤芯 303。 并包括了辅助滤芯 502,所述的辅助滤芯 502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上游 (如图 24及 26所显 示的实施例 16及 18) ,或 下游 (如图 25所显示的实施例 17)的其中一个位置;或同时设置于上游及下游 的两 个位置 (如图 27及 28所显示的实施例 19及 20), 所述的辅助滤芯 502与所述的主要滤芯 303串联排列。 所 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主气流入风口 102、 旁气流入风口 103及装置入风口 101, 还有以下二项特征: (1) 如图 25, 26及 27所显示的实施例 17, 18及 19示: 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源自同一个 装置入风口 101 ; (2)如图 24及 28所显示的实施例 16及 20示: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分别源自不同的装置入 风□ 101。

由风机 302带动从上游抽至下游的主气流从所述辅助滤 芯 502旁边流过, 使低辅助滤芯的至少两个面积处于 不同的空气压力, 带有污染物的空气从辅助滤芯 502较高空气压力的一面流向较低空气力的一面 , 使污染空 气得以净化。 被辅助滤芯 502净化的空气, 于与已被主要滤芯 303净化的空气结合。

图 29, 30, 31, 32及 33显了实施例 21, 22, 23, 24及 25。 这五个实施例的皆使用了如图 8示的中空柱状 主要滤芯 303, 并包括了辅助滤芯 503。 所述的辅助滤芯 503设置以下的位置:

1. 如图 29及 31所显示的实施例 21及 23, 所述的辅助滤芯 503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的入风面前置位置, 并与所述的主要滤芯并联排列

2. 如图 30及 32所显示的实施例 22及 24, 所述的辅助滤芯 503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出风面后置位 置, 并与所述的主要滤芯并联排列

3. 如图 33所显示的实施例 25, 所述的辅助滤芯 503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入风面前置位置及出风面 后置位置, 并与所述的主要滤芯并联排列

这五个实施例亦显示下二项特征:

1. 如图 31, 32及 33所显示的实施例 23, 24及 25示: 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源自同一 个装置入风口 101 ;

2. 如图 29及 30所显示的实施例 22及 23示:主气流入风口 102及旁气流入风口 103分别源自与不同的装 置入风口 101。

图 34, 35, 36及 37显了实施例 26, 27, 28及 29。 这四个实施例的皆使用了如图 8示的中空柱状主要滤芯 303。 并包括了辅助滤芯 502及 503。 所述的其中一个辅助滤芯 503与所述主要滤芯 303并联排列, 所述的 辅助滤芯 503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入风面前置位置 (图 34及 36所显示的实施例 26及 28) 或出风面 后置位置(图 35及 37所显示的实施例 27及 29) ;另外一个辅助滤芯设 502与所述的主要滤芯 303串联排列, 所述的辅助滤芯 502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上游(图 34及 35所显示的实施例 26及 27)或下游(图 36及 37所显示的实施例 28及 29)位置。 当风机运作时, 带动气流从所述壳体里从的上游抽至下游, 使旁气流流 过

(1) 与主要滤芯并联排列的辅助滤芯 503 ; 及

(2) 串联排列的辅助滤芯及主要滤芯 502

两者皆于下游位置与主气流结合并排出, 使污染空气得以净化。

图 38, 39, 40及 41 显了实施例 30, 31, 32及 33。 这四个实施例的皆使用了如图 8示的中空柱状主要滤芯 303。 并包括了辅助滤芯 501及 503。 所述的其中一个辅助滤芯 503与所述主要滤芯 303并联排列, 所述的 辅助滤芯 503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入风面前置位置 (图 38及 40所显示的实施例 30及 32) 或出风面 后置位置(图 39及 41所显示的实施例 31及 33) ; 所述的辅助滤芯 501的装配的定向可使主气流直接穿流而 过。所述的辅助滤芯 501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上游(图 38及 39所显示的实施例 30及 31)或下游(图 40 及 41所显示的实施例 32及 33)位置。 图 42, 43, 44, 45, 46及 47 显了实施例 34, 35, 36, 37, 38及 39。 这六个实施例的皆使用了如图 8示的中 空柱状主要滤芯 303。并包括了辅助滤芯 501及 502。所述的辅助滤芯 501的装配的定向可使主气流直接穿流 而过。 所述的辅助滤芯 501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及辅助滤芯 502之间 (图 43及 44所显示的实施例 34 及 36)、或所述的辅助滤芯 501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及辅助滤芯 502的上游位置(图 42及 45所显示的实 施例 34及 38)或下游位置(图 46及 47所显示的实施例 38及 39)。另外一个辅助滤芯设 502与所述的主要滤 芯 303串联排列,所述的辅助滤芯 502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上游(图 42, 43及 47所显示的实施例 34, 35 及 39)或下游(图 44, 45及 46所显示的实施例 36, 37及 38)位置。

图 48, 49, 50, 51, 52及 53 显了实施例 40, 41, 42, 43, 44及 45。 这六个实施例的皆使用了如图 8示的中 空柱状主要滤芯 303。并包括了辅助滤芯 501, 502及 503。所述的辅助滤芯 501的装配的定向可使主气流直接 穿流而过。 所述的辅助滤芯 501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及辅助滤芯 502之间 (图 49及 50所显示的实施例 42及 43)、或所述的辅助滤芯 501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及辅助滤芯 502的上游位置(图 48及 51所显示的 实施例 40及 43)或下游位置(图 52及 53所显示的实施例 44及 45)。另外一个辅助滤芯设 502与所述的主要 滤芯 303串联排列,所述的辅助滤芯 502设置于所述主要滤芯 303的上游(图 48, 49及 53所显示的实施例 40, 41 及 45)或下游(图 50, 51及 52所显示的实施例 42, 43及 44)位置。

图 54显了实施例 46,所述的多个辅助滤芯可互相连结结合并整合 成一个总辅助滤芯; 总辅助滤芯 504有以下 的其中一个或多个特征:

所述的总辅助滤芯的部份或全部与主要滤芯 并联排列;

所述的总辅助滤芯的部份或全部与主要滤芯 串联排列;

所述的总辅助滤芯的部份或全部与主要滤芯 的装配方向可使风机 302带动的由上游流向下游的主气流 202直 接流进穿过

本发明有着更多的实施方法, 随意调动、 装置入风口、 装置出风口、 主要滤芯、 风机、 及不同辅助滤芯的位 置, 只要穿过主要滤芯的旁气流, 为主要滤芯的至少两个面积处于不同的空气压 力而非风机带动的主气流, 都流入了本发明的精神。本专利申请是通过几 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在不脱离本专利申 请范围的情况下, 还可以对本专利申请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 。 另外, 针对特定情形或具体情况, 可以对本专利申请做各种 修改, 而不脱离本专利申请的范围。 因此, 本专利申请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 而应当包括落入本专 利申请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